走進歷史 傾聽文化 樹立自信 ——觀《國家寶藏》有感

走進歷史 傾聽文化 樹立自信 ——觀《國家寶藏》有感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一個宣揚著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漫漫歷史長河,悠悠中華文化。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作為中國人,應當為我們擁有如此燦爛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卻是有著越來越少的人懂得這份文化,許多的人都只是一知半解。參觀各個博物館中的文物,大家往往都抱著圖個熱鬧的心態,走馬觀花一般的逛完了博物館,實現一個地方旅遊的打卡。很少有人選擇沉下心來去了解這些文物的來歷、背景和去展開傳承。而《國家寶藏》這檔欄目的橫空出世,卻讓文物們有了新的局面。

《國家寶藏》是由中央電視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製的文博探索節目。它由央視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九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合作,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節目中,張國立作為主持人,擔任了001號講解員,梁家輝、撒貝寧、王凱、王剛、劉濤、段奕宏、何炅、黃渤等擔任國寶守護人。這檔節目融合了綜藝和應用紀錄片兩種創作手法,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表達。

《國家寶藏》讓一個又一個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活”了起來。在節目中,流量明星、實力派演員,非遺傳承人、建築大師、故宮志願講解員,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們因為同一件國寶匯聚一堂,讓觀眾在歡笑中收穫感動,在感動中瞭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涵。

同樣的事物,如果使用不同的講述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反響和效果。如今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經歷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在電視上播放的節目,面向的受眾是十分廣泛的,並且這還是一檔著重歷史文化類的節目,整體風格就不應該是陽春白雪的學術派,而是應該讓文物這種似乎一直與民眾隔著一層玻璃的、看似高高在上的事物變得通俗起來,讓觀眾容易瞭解,產生興趣,而《國家寶藏》做到了這一點。通過電視呈現的方式讓國寶文物“活”起來,它們不僅是一件件的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萬古長青的“生命”的文化傳奇。放眼於當下的宣傳,放眼於群眾的感知,才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真正意義所在。正如於蕾所說:“希望觀眾能夠感知文物背後的人文精神、與自己的血脈向連,從而樹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在幾千年前人們的生產力並不發達,沒有如今高科技的輔助,我們的祖先們憑藉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一件件舉世無雙的精美物品。“商周太陽神鳥”的熱鍛、錘揲、剪切、打磨、鏤空;“清明上河圖”的每一處落筆著墨細緻入微;“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的煅燒火候把握、精湛畫藝、上色技巧……每一件物品都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我們應當尊重它們,並學著去了解它們。這些文物都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最好的見證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也是時代的傳承者,我們應當學習祖先們勤勞勇敢的精神,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創造,提升國家民族的軟實力,以此去樹立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其實不止是《國家寶藏》這一檔節目在喚醒我們對文化的茫然,樹立文化的自信。先前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以及《中國詩詞大會》都是在幫助國人找到文化自信。讓觀眾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滋潤心靈。讓過去與現在相遇,讓傳統文化與當代喧囂擁有一次優雅的邂逅,進而喚醒國人靈魂深處的中國文化基因。

文化有共性、有個性,但是對於民族文化而言,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民族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強盛的標誌,是每一個國人的自信之源。我們要不斷地發揚和傳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文化成為民族崛起,祖國強盛的堅強後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