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 倾听文化 树立自信 ——观《国家宝藏》有感

走进历史 倾听文化 树立自信 ——观《国家宝藏》有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宣扬着传统美德的礼仪之邦。漫漫历史长河,悠悠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应当为我们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是有着越来越少的人懂得这份文化,许多的人都只是一知半解。参观各个博物馆中的文物,大家往往都抱着图个热闹的心态,走马观花一般的逛完了博物馆,实现一个地方旅游的打卡。很少有人选择沉下心来去了解这些文物的来历、背景和去展开传承。而《国家宝藏》这档栏目的横空出世,却让文物们有了新的局面。

《国家宝藏》是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文博探索节目。它由央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在文博领域进行深入挖掘。节目中,张国立作为主持人,担任了001号讲解员,梁家辉、撒贝宁、王凯、王刚、刘涛、段奕宏、何炅、黄渤等担任国宝守护人。这档节目融合了综艺和应用纪录片两种创作手法,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

《国家宝藏》让一个又一个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活”了起来。在节目中,流量明星、实力派演员,非遗传承人、建筑大师、故宫志愿讲解员,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因为同一件国宝汇聚一堂,让观众在欢笑中收获感动,在感动中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涵。

同样的事物,如果使用不同的讲述方式,就会带来不同的反响和效果。如今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在电视上播放的节目,面向的受众是十分广泛的,并且这还是一档着重历史文化类的节目,整体风格就不应该是阳春白雪的学术派,而是应该让文物这种似乎一直与民众隔着一层玻璃的、看似高高在上的事物变得通俗起来,让观众容易了解,产生兴趣,而《国家宝藏》做到了这一点。通过电视呈现的方式让国宝文物“活”起来,它们不仅是一件件的陈列品,而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万古长青的“生命”的文化传奇。放眼于当下的宣传,放眼于群众的感知,才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如于蕾所说:“希望观众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向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在几千年前人们的生产力并不发达,没有如今高科技的辅助,我们的祖先们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件件举世无双的精美物品。“商周太阳神鸟”的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清明上河图”的每一处落笔着墨细致入微;“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的煅烧火候把握、精湛画艺、上色技巧……每一件物品都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尊重它们,并学着去了解它们。这些文物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最好的见证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是时代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学习祖先们勤劳勇敢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创造,提升国家民族的软实力,以此去树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其实不止是《国家宝藏》这一档节目在唤醒我们对文化的茫然,树立文化的自信。先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以及《中国诗词大会》都是在帮助国人找到文化自信。让观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滋润心灵。让过去与现在相遇,让传统文化与当代喧嚣拥有一次优雅的邂逅,进而唤醒国人灵魂深处的中国文化基因。

文化有共性、有个性,但是对于民族文化而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我们要不断地发扬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民族崛起,祖国强盛的坚强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