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抗戰中,國軍的戰績就好像過山車,上上下下。1941年這場戰役,被蔣介石罵為最恥辱一戰。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1937年9月到11月,國軍在北方進行了太原戰役。這一戰閻錫山晉軍全部出動,衛立煌率領中央軍第9、第14軍及第85師、獨立第5旅等部參戰。日本佔領太原後,閻錫山撤離太原到了臨汾,中央軍也撤到了山西南部。

1938年2月,日軍集中約10萬兵力,準備在晉南作戰,消滅國軍部隊,一舉佔領山西。衛立煌、閻錫山及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協同作戰,先阻擊由北南下的日軍,爭取時間,讓其他地方部隊轉入太行山脈、呂梁山脈、中條山脈和敵後。衛立煌率部守衛臨汾北面的韓信嶺,阻擊作戰多日後,向中條山轉移。

日軍沒能從正面突破,又採取迂迴戰術,從側面進攻。第二戰區東路軍正副指揮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和第十四軍、第三軍、第四十七軍、第十七軍、第四十四軍等部利用山形地勢,向著日本軍隊的後方空隙鑽過去,並在晉東南扯敵人的後腿,破壞日軍的圍攻。

隨後,衛立煌率部撤出包圍圈,從日軍後方進行騷擾作戰,破壞了日軍進攻。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1939年初,蔣介石制定新的抗戰戰略,指出:“國軍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之遊擊隊,加強敵後方之控制與襲擾,化敵後方為前方,迫敵侷限於點線,阻止其全面統制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調部隊輪流整訓,準備總反攻。”

根據這一方針,民國軍委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何應欽為參謀總長,重新劃分了戰區。任命衛立煌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作戰轄區為河南全部、安微西北部。戰區下轄孫連仲第2集團軍、龐炳勳第40軍、孫桐萱第3集團軍、李鐵軍第76軍等部隊。

第一戰區駐地在洛陽,第一戰區東部鄭州、開封地區是黃泛區,日軍無法佔領,日軍只能渡河南下。

中條山南面是黃河,地處山西河南交界處,山勢狹長,東北端與河南王屋山相接。這座山是南下洛陽的門戶,護衛著潼關和中原大地,同時拱衛著西安和大西北,瞰視著晉南和豫北,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1941年前,山西日軍多次南下,在衛立煌指揮下,國軍憑藉山地運動作戰,讓日軍每次無功而返。然後1940年後,國軍情況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蔣委員長以防赤化為名,將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調到了河南。這支西北軍作戰勇猛,在這裡防守時間最久,熟悉地形。

二、最多時中條山守軍20萬以上,孫蔚如第四集團軍調離後,只剩下了曾萬種的晉軍第五集團軍,劉茂恩的豫軍第十四集團軍,加上些滇軍等部隊。中條山的部隊的組成繁雜、配合困難,兵力15萬到18萬,而且各自分散防禦,糧彈儲備狀況也堪憂。

三、1941年3月,蔣介石撤換掉衛立煌,將他軟禁在四川,任命何應欽接替。何應欽不會打仗,指揮系統混亂,甚至不清楚部隊的具體佈防位置。

四、大戰前夕,何應欽出錯誤判斷,情況上報蔣委員長,老蔣下令鞏固黃河沿線,反倒抽調兵力到黃河南岸。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汲取以往作戰教訓,1941年後日軍改變作戰重點,重新制定了作戰計劃。這一次,日軍從華中抽調兩個師團配屬華北方面軍,又從關東軍調集三個飛行戰隊參戰。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指揮,總兵力超過10萬人,還有偽軍配合作戰。

日軍的情報系統提前準備,化妝成百姓對中條山進行偵查,摸清了實際地形。作戰過程中,日軍特務還混雜在逃難百姓裡,隨時報告情況。為了獲得更好的進攻條件,日軍在會戰前進行了清障作戰,三月份首先打擊了十五軍和二十七軍,掃清了中條山的側翼。

1941年5月7日,日軍兵分多路同時進擊,同時派出空降兵直接搗毀國軍指揮部。日軍採取穿插戰術,突擊到黃河沿岸,沿著黃河,佔領了垣曲、濟源、孟縣、平陸縣城及相關的關隘據點,封鎖了黃河北岸各渡口,切斷了國軍退路。此後,日軍對數路中國守軍各陣地,反覆掃蕩。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在何應欽指揮下,國軍單純挖戰壕,修築防禦工事進行死守。戰役開始後不久,國軍就被分割包圍,沒有補給,沒有外援,一片混亂。

戰役開始5天后,為了扭轉局面,蔣介石放衛立煌回到洛陽前線,他下令各部突圍,但為時已晚。國軍各部分散突圍,但是山區和黃河阻礙後撤困難,撤退中各自為戰,損失嚴重。

經過二十天戰鬥,我軍傷亡近半,約十萬陸續突圍。多名將領殉國:

唐淮源,第三軍軍長,1941年5月13日自殺殉國。

寸性奇,第三軍第十二師師長,1941年5月13日身中八彈,英勇犧牲。

王竣,第八十軍新編第二十七師師長,1941年5月9日作戰時犧牲。

梁希賢,第二十二師少將副師長,1941年5月9日投黃河殉國。

陳文杞,第二十四師少將副師長,1941年5月9日下午壯烈殉國。

國軍陣亡被俘7.7萬,日軍僅傷亡3千,蔣介石稱為最恥辱一戰

戰後統計,國軍陣亡4.2萬人,被俘3.5萬人,而日軍方面僅戰死673人,受傷2292人。此戰是繼淞滬會戰後敵我傷亡比例最大的一次戰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以來最大之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