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四明山险地,清末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将领何贱苟据守十三天

普南王-清末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将领何贱苟,劫富济贫,战死四明山

何贱苟简介:

何贱苟(?~1855),又名文秀、文华,湖南省道州蒋居乡(今道县四马桥镇)岩头村人,家贫,粗识文字。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人道州,他加入太平军,次年奉命南返发动起义,自称“普南王”为清末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将领。

咸丰五年(1855)起义失败,遭到湘军追击,何贱苟率余部进入四明山据四明山山险据守十三日而不灭,后却遭王鑫火攻,何贱苟牺牲。


凭四明山险地,清末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将领何贱苟据守十三天

何贱苟起义详情: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人道州,何贱苟(加入太平军,随部转战武昌。 次年春与何禄等人奉命南返发动起义,以道州的岩头村、癞子山,常宁的五里洞,桂阳的白水洞为据点,发牌吊码,劫富济贫,发展天地会众四五千人,遍布湘南各县。四月,他自称“普南王”,何禄亦称侯(侯号待考),举起反清义旗,军纪严明。当时清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吉云上奏朝廷:“……今该匪不杀人,不放火,所至抢掠富民谷米,分给贫民,故从者众。而官兵所至搔扰,使民不畏贼,转畏官兵。”

咸丰三年(1853)六月,清军进驻杉树村,何贱苟命部将何禄(后转回广东发动起义)、吴玉老十率部将其击败;并乘胜攻州城,斩清把总许德禄、典史吴世昌。曾国藩即派兵反扑,义军失利,吴玉老十被俘。十一月二十四日,何贱苟率部攻克常宁,转战嘉禾、蓝山,旋在蓝山被储玖躬打败,转回道州四眼桥(今四马桥),与广西天地会首领胡有禄联合,打败清军安长泰部,打死把总吕至贵和王銮,军威大振。曾国藩急调知府张荣祖、储玖躬率部增援,激战于四眼桥的蕌头坪,义军寡不敌众,损失300多人。

清咸丰四年(1854)一月,何贱苟化装潜人广西灌阳重新组织力量,后屯兵于道州城西北的五侯庙,围攻县城不克;九月又与东安起义军首领朱洪音、广西起义军首领胡有禄攻克灌阳,在灌阳建立“升平天国”。朱洪音称“镇南王”,胡有禄称“定南王”,向湖南进军,在道州长田击败陈立纪团勇,乘胜围攻道州城。此时何贱苟的家属已被知州冯昆杀害,激起义军奋勇攻城,但由于湘军重点把守,义军久攻不下。何贱苟便将义军一部化装成湘军,欲赚开城门,亦未成功,而湘军增援力量逐步增多,义军一面继续攻城,一面打击增援的敌军。义军在五里牌打败游击骆元太,次日在斜皮渡又击败游击苏元林,并乘胜追至濂涛湾。两支败军刚退,清王鑫又率部从江华前来增援,已退的两支清军也卷土重来,义军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围攻道州城的计划,避开清军主力,撤至嘉禾,又被知府王葆生追击。何贱苟与胡有禄为保存实力撤至广东,朱洪音撤至广西。

咸丰五年(1855)三月,胡有禄等应太平天国罗大纲(曾与胡有禄一同发动起义)之召,率师北上,拟与太平军会师。两支义军又汇合于广西,大败广西兵勇;不久,又兵分两路进攻湖南,朱洪音攻下东安,生擒知县赖史直。何贱苟与胡有禄进攻道州失利,退回广西全州,八月八日,白沙一战,再度失利,转战东安县城,在桐子山口又被王鑫打败。

八月十二日,义军由零陵向祁阳与邵阳交界的四明山转移,准备凭险据守,坚持战斗,不料行至良村,遭到湘军追击,胡有禄坠马被俘。何贱苟率余部进入四明山,十三日,遭王鑫火攻。何贱苟牺牲。

扩展阅读:

天地会(清代民间帮会),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

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作为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在清朝灭亡之前,对于汉族人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