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常態化”,用好“窗口期”

疫情防控正全面進入“常態化”階段。3月下旬以來,中央對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多次部署,並強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深刻理解把握“常態化”的內涵深意,並將之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一個基本指引,在當前尤顯重要。

在長達數月的艱苦努力之後,上海和全國一樣,疫情防控態勢不斷向好,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最“吃勁”的階段已經過去,取得的成果彌足珍貴。但同時,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和外部形勢持續變化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是一項較長期的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常態化”的判斷,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而來。

前期的防控成果要鞏固,經濟社會發展要復甦,未來一段時間甚至更長週期內的風險挑戰也要充分預估。這就需要一系列的觀念、思路、手勢變化,以適應新的形勢要求。疫情防控本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始終要因時因勢、因情施策。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對風險挑戰的高度警醒、對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始終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至高無上地位的自覺立場,不分“戰時”“平時”,應當始終堅持。

在此基礎上,“常態化”下的措施與手勢,應當同“戰時”有一種精準的呼應——不可能一味延續特殊時刻的特殊之舉,也不能在一夜間就將先前經驗拋之腦後。此前的“苦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積累下許多行之有效的舉措,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應該在常態下沿用的;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還暴露出不少城市公共衛生體系、應急管理、綜合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問題,這又啟發出許多深層次、制度性、體系化的改革探索,並逐步形成一些新機制、新經驗,這些更應在日常環境中得到發揚,助力長效治理。

疫情防控期間,“平戰結合”一詞經常被人提起,其關鍵也正是在此。對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來說,用平時的充分積累來應對不期而至的極端時刻,並將極端狀況下積累的經驗、啟發甚至教訓反哺日常治理,有這樣的良性互動,包括疫情防控在內的各場“大考”,才會有“高分”。某種意義上,正在從“戰時”轉入“常態化”的當前,提供了一個“窗口期”。我們應該抓住這段時間,及時梳理經驗做法,該強化的強化、該保留的保留、該調整的調整、該優化的優化,並加快提升能力,特別是提升問題和風險的發現、監測、處置能力,進而構建出一套高效運轉的體系,既能“管一時”,更能“管長遠”。

這些認識與行動,也應當從細處著手,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不同人群,準確對照執行。就上海來說,當前尤其關鍵的,是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腳點”、管好“流動中”、服務“就業崗”、看好“學校門”、用好“監測哨”——口岸防線要兜住,屬地防控要精準,公共空間特別是高流動性、高密度空間要把關,企事業單位的防控責任要夯實,復課復學後的校園防疫要到位,而發熱門診、社區“哨點”的監測作用更要充分發揮,檢測監測能力要不斷提升。這六個關節點,應當有“毫不鬆懈”的意識,採取嚴密、精準、高效的防控措施,確保安全。而各類社會主體、每一個普通人,也應當把前期形成的個人防護好習慣,轉化成一種更為自覺的健康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既為經濟社會發展復甦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與場景,也提示我們對發展更為上心、更為用心、更自覺地增強一種緊迫感。防控“常態化”意味著告別以超常規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抓防疫的階段,而要更積極有為地“兩手抓”。我們既要守住前期花巨大代價取得的防控成果,更要在壓力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修復和提振,並時刻準備應對疫情對全球經濟、全球治理造成的衝擊,化解隨時可能出現的新風險。

當前,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是同時擺在我們面前的考題。我們需要展現出更強的統籌兼顧能力,更好地研判形勢、把握機遇——綜合國內外形勢看,當前是做好“六穩”“六保”、奮力推動發展的重要時間窗口期,也是應對長週期複雜風險、謀劃長遠佈局的時間窗口期。用好這樣的“窗口期”,同樣是把握“常態化”的應有之義。這對我們的思維、能力與行動力,都是一場更大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