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视频教程300期,你不会想到制作要求有这么高!

之前发布过一篇题名为《电子技术视频教程制作规范》的文章,主要讲解的是跟《电子制作站》视频教程制作模板相关的,比如首页(含技术支持背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主题、讲师),尾页(含下一期课程主题,版权声明等等)以及课件制作的一些大概准则,实际的视频教程也是按照既定的制作规范来做的,而这篇文章是关于视频教程具体内容的要求,我们制作的视频教程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思路是独创的:我们的课程是经过长时间组织而来的(有时候半夜想起好的思路会开灯做笔记,囧),而不是从某本书直接拷贝过来的,因为我们也早就说过,拿任何一本书(无论它是多么经典)按章节直接做视频教程肯定不是好的思路,毕竟两者的表达形式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三极管基础》系列,虽然我们也说过会讲得很细,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会讲,并不是机械地把几本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内容都加在里面!很多内容我们反而有意的避开,这样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1)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重要的,或者说现阶段没有必要了解,比如说“非平衡载流子”没有提到过,但是你完全不需要这个概念,说得不好听,没什么用!只要你学习了整个课程,如果以后在某些书上看到这个概念,三言两语自然就理解了,所以没有讲解的必要,因为视频教程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而且添加太多没有很大意义的内容很容易让读者分散学习精力(也就是搞不清重点在哪里)。

(2)这个知识点是不是符合相应课程层次的。如果教程本身的思路不明确,在基础课程中掺杂一些莫名其妙来显摆所谓的“高水平”,这是毫无意义的,读者在整个教程层次或思路统一的情况下能够悉数吸收才是第一位的,换言之,教程的制作始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

第二:100%原创图片:我们教程的图片都是100%自己做的,你没有看错,100%,无论是简单电阻分压电路,还是形如下面这种复杂的芯片内部电路系统都是原创的,而且我们制作的图片质量也都是比较上乘,这样可以让大家领略一下,高质量的视频教程应该是怎么样的(不要打我)。


模拟电子技术视频教程300期,你不会想到制作要求有这么高!


如果一个视频课程一大堆的图片都是直接从别人的文章或资料中拷贝过来的,那么我很难相信这个视频课程的质量,原因在于:你一直在用别人的图片,很大程度上说明你的心思并不在于提升视频教程的质量,而在于加速制作进度,换句话说,加速改善伙食的进度。


模拟电子技术视频教程300期,你不会想到制作要求有这么高!


有人可能会说:画那么多图片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回复是:有意义!我们的团队就是要进行创作,而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搜索别人的图片进行文章或视频的制作,那么他不适合加入我们的团队,这也是我们对团队的硬性要求,而且是排在首位的,脑子里成天想着拿现成的东西改改再发布,这种追求太过无趣。

我不希望制作出来的视频教程在几年后就被人遗忘,而是希望百十年后科技进步了,有人看了我们制作的视频后说:这个视频的质量在以前算是比较上乘的了,内容也不错,但是现如今的制作水平这么高,我觉得咱们有必要把整个系列教程重新制作一遍(我在讲故事,不要太在意)。

第三:绝不使用幻灯片画笔:我们的课程不使用幻灯片画笔在课件上乱写乱画,那样显得内容很乱,录出来的效果也很差,当然,很多其它创作者的视频是这样做的,也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我们的硬性要求就是这样,很明显,这对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更高了,但为了让读者更能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做是值得。

第四:有小的错漏你会知道:教程是人做的,而人不是机器,而且教程的思路也结合了创作者个人的理解,自然避免不了可能的一些小错漏,但是我们认为,好的教程并一定是绝对没有错漏的,而应该在教程出现一点错漏的时候,你会很明显地知道,因为你已经理解了分析思路,自然很容易对这些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而不像有些教程,它讲得是对是错你不确定,或根本不知道,说明你没看懂,或者说这个教程本来就没有让你看懂的打算。比如某期课程当中推导公式的过程是没问题,但是代入实际数值计算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寄生参数,虽然结果差别不大,但是你很容易看出:严格来讲,这个结果还要把寄生参数考虑进去!

我还记得以前在学校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上面讲解题目,我就感觉有个地方不太对劲,然后计算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回过神来,哦,这里写错了!那你认为他的水平很差吗?恰好相反,我认为这个老师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至少问题的分析方法我已经学到了,

而在学习我们的视频教程过程当中,你就是我,而视频教程就是那个曾经给我授过课的数学老师。

同样的道理,教程在分析思路上肯定是不应该有问题的,就好比某些教程(以下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很明显,这个讲师自己都不理解在说什么(我不会说完全讲错了),令人佩服的是,长篇大论之后竟然把这个错误给圆上了,因为标准答案已经有了,所以总得往这个答案去靠,就好比我们已经发布的课程【运放应用之半波精密整流电路】当中讲过的,有些人可能会乱用“虚短”与“虚断”特性分析精密整流电路,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分析思路却是完全错误的。当然,一般初学者是看不出来的,甚至会送一个大拇指,厉害,膜拜,逼格高,求加微信号,等你最终缓过神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了(哈哈)

下一个将要制作的系列课程是《直流稳压电源》(估计要年后发布了,也会优先把这一系列视频教程制作出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发布免费的《串联型稳压电路之电视机电源实例分析》,不要以为我们在学习修理电视机,因为我们会计算电路当中所有电压与电流参数,并分析相应器件(调整管,驱动管,误差放大管,采样电阻)的选型依据,同样会涉及到复合管的应用、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分流电阻的意义、交流与直流阻抗的区别,并初步提到有源负载是如何提升整个稳压电路的稳压性能,为下一期《串联型稳压电路之78XX芯片内部电路分析》打前站,敬请期待,么么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