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雖然說把一個孩子養大非常的不容易,但同時孩子從一個寶寶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之中,也會給爸爸媽媽很多驚喜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特別是寶寶出生幾個月的時候,雖然他們還小,成長的速度卻是飛快;當寶寶開始出現以下3大表現,說明這個孩子再開始變聰明瞭。新手媽媽如果看到孩子這幾個舉動那麼你就偷著樂吧!寶寶已經經歷過這個階段的寶媽,也不妨回憶下:你家寶寶幾個月有這些舉動了?早早出現這些的行為的寶寶,往往智商很高哦!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1、 自己抱奶瓶

吃奶是孩子最本能的表現、可以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一般的孩子2-3個月的時候,如果寶媽用奶瓶喂孩子,寶寶下意識就用手抓奶瓶但是,因為ta的運動系統發育還不足,所以往往無法自己抓穩;所以,當你留意到寶寶能自己抱住奶瓶的時候,說明他的感官系統、運動系統都已經發育得比較好了,這意味著寶寶:在智力發育的路上又上了一個大臺階!很多的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自己抱著奶瓶喝奶了哦!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2、 認生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的時候大部分的寶寶會開始認生,只喜歡和自己經常接觸的人表現比較親近,比如:如果寶寶被寶媽寶爸接觸的比較多,被你抱的時候就會表現的很乖,如果被其他人抱孩子就會表現的強烈的不安大吵大鬧。這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種甜蜜的憂傷:對寶寶的信任感感到欣慰,但是手快要抱斷了,也不能換人抱。。。說明你們家的寶寶已經開始會分辨別人的面部特徵啦!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3、 求抱抱

相信有很多的寶媽都有這樣的體驗:抱寶寶的時候喜歡先拍拍手,然後張開雙臂,看看寶寶會不會張開雙手"求抱抱",如果孩子會"求抱抱",寶媽會感覺到特別親暱,心裡面暖洋洋的。其實,寶寶能主動"求抱抱",不僅僅是一件溫暖的事,更表明寶寶的智力發育得很不錯哦!因為這個舉動說明:寶寶不僅能認識跟自己親近的人,還能意識到他人舉動中的含義,並主動和親人靠近。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4、 吸手指

大約一半或以上的寶寶在小的時候會吮吸手指。手是寶寶探索外界的一個工具,寶寶在疲勞、沮喪、煩躁的時候吮手指能夠進行自我安慰。寶寶的手已經可以準確地放進嘴裡,說明寶寶的大腦開始控制手的動作了,這是寶寶發育的一大進步。對大多數寶寶來說,通常到五歲時這個習慣就會逐漸消退。所以現在強硬地制止寶寶吮手,會給寶寶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家的寶寶出現了這些舉動了嗎?如果已經出現了那麼你們就偷偷高興吧。

很多父母非常在意孩子在3-6歲的成長,但是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卻需要消耗父母太多的精力。

如今,怎樣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卻成了一個難題。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兒童繪本主要是針對3-6歲的孩子,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

3-6歲正是孩子閱讀的敏感時期,讓孩子打開通往知識的大門,讓孩子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盡情遨遊探索!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

繪本里面精美的插畫和童趣畫風,無需家長說教,孩子自己就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一定要科學教育,為孩子習慣的養成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是他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打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