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兒子在法國圖書館被趕

憑藉《爸爸去哪兒》紅遍中國的林志穎、Kimi父子,在法國圖書節遭遇尷尬:在兒童讀書活動中,成績遙遙領先的Kimi,卻被法國圖書館婉言勸退。林志穎父子的這次尷尬事件,值得天天喊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每一位中國父母的深思。

林志穎兒子在法國圖書館被趕

林志穎和兒子

一年夏天,林志穎帶著兒子小小志到法國里昂去旅遊,恰好趕上讀書節,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當地最大的市立圖書館開展了一項活動——兩週內,誰讀書最多,將有一份大禮物送給他。

林志穎和其他家長一樣,趕緊給孩子報了名,領到了要讀的書。小小志十分刻苦,放棄了一切活動,一週後,經過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考核,小小志讀會了三本書,別的法國孩子一本也沒有完成,林志穎看著孩子成績遙遙領先十分高興,對孩子頻頻鼓勵,讓他再接再勵,抓住剩下一週的時間,爭取創紀錄給老爸爭光。

這時,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過來,帶著一份要給第一名的禮物,對林志穎說:“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這次讀書活動,禮物可以先發給你。”

林志穎很驚訝地問:還有一週呢,為什麼提前給禮物啊?為什麼讓我孩子退出?


工作人員說:“因為你的孩子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想爭第一,而不理解內容,沒有感覺到讀書的樂趣。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他這樣瘋狂地追求速度,要是得了第一,會給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樣

。所以,我們提前發給你禮物,他退出了,別的孩子就沒有了憂慮感,才會用心去感受讀書的快樂。”

林志穎原本有些憤怒,但是聽完了工作人員的話,不由地連連點頭,連禮物也沒要誠懇地主動讓兒子退出了活動。

林志穎兒子在法國圖書館被趕

讀書就是放鬆

這件事對林志穎觸動很大,他對朋友感慨道:“我們教育孩子讀書,目的都不純,規定了目標,好像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次法國之行讓我明白了,讀書就是放鬆,就是享受,孩子讀書僅僅是因為讀書快樂,就這麼簡單。”

我們從小被規定甚至被強制讀書,長大後,繼續保持讀書習慣的很少。人們都不是在打電話就低頭寫短信、刷微博或打遊戲,或喧囂地忙碌,或孤獨地忙碌,惟獨缺少一種滿足的安寧。而這些從小享受讀書樂趣的法國人,卻能將閱讀的習慣保持終生。火車上、地鐵裡、機場……眼光所及之處的法國人,每人手拿一本書、一份報紙、或是一部kindle,旁若無人專心致志的閱讀。

林志穎兒子在法國圖書館被趕

真正的閱讀

真正的閱讀,是你能夠忘記周圍的世界,與作者一起,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快樂、悲傷、憤怒、平和,體驗別人的人生,它是一段段無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旅程。

當然,網絡侵蝕閱讀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當下的我們,缺少那種讓人獨處而不寂寞,與另一個自己——自己的靈魂對話的空間。

生活總是讓人疲倦,我們都需要有短暫的“關機”時間,讓自己只與自己相處,閱讀、寫作、發呆、狂想,把靈魂解放出來,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裡。或許,我們對於一個經濟還在迅速發展中的國家,不應過分苛責——過於忙碌是壓力所迫,並不是一種過錯。

但只是憂慮,如果就此疏遠了靈魂,未來的中國,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

寧可慢一點,鬆一下……

林志穎兒子在法國圖書館被趕

桂林山水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