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聯想”去作文

望梅止渴的故事同學們都非常熟悉吧?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在口渴時,一聽說梅子,就會想起梅子的酸味,使口內分泌唾液,達到止渴的目的,可見,望梅與止渴兩者具有內在聯繫,因而會導致聯想。 同樣的道理,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學會聯想 ,把作文寫的有滋有味!

帶著“聯想”去作文

那麼,什麼是聯想呢?聯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過程。聯想到的事物就是儲存在記憶裡的事物,這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它把所見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與未曾出現的、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聯繫起來,從甲聯想到乙,但甲乙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繫。比如,有同學寫:“當我看到圓月時,便想起了臺灣同胞,我多麼盼望祖國早日統一啊”,“圓月”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想起了臺灣同胞…”這就是“圓月”產生的聯想部分,因為“圓月”和“統一”有關聯,“統一”有“團圓”的含義。所以,這樣的聯想就比較自然了。

那麼,同學們作文時究竟怎樣聯想呢?下面張老師給同學們講幾種常見的聯想方法。

第一種叫相似聯想。這種聯想是指由甲事物與乙事物在某一方面相似,因而產生的聯想。這種聯想方式運用得十分廣泛,常用“好象”、“彷彿”、“如同”等一類詞來連接甲事物和乙事物的相似點。我舉一個例子:“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這就是由月光的皎潔聯想到銀紗的潔白清幽。

帶著“聯想”去作文

第二種叫象徵聯想。這種聯想是指由某一件事物的特徵聯想到它所具有的象徵意義。這種聯想具有真實感,應用得也很普遍。比如,由鏡子這一事物的特徵:能照出人臉上的汙垢,想到它具有的象徵意義一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把別人的批評和意見作為一面鏡子;由蠟燭的特徵:燃燒自己,給人們帶來光和熱,想到它的象徵意義一給人類帶來幸福而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例如《白楊》一課中“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而它們不管到哪兒,總是那麼直,那麼高大。”就是由白楊樹的特徵,聯想到“希望我們紮根邊疆,獻身邊疆”這一象徵意義。

第三種叫相關聯想。這種聯想是指所聯想的乙事物和眼前的甲事物有密切的關係,看到甲事物自然地聯想到乙事物。這種聯想的應用也較為普遍。比如,由花園裡千姿百態的鮮花,想到園丁辛勤的耕耘;由學校裡學生的學習進步,想到老師們無私的奉獻。

第四種叫相同聯想。這種聯想是指甲事物與乙事物在某一方面相同,因而容易產生聯想。比如我們在外地旅遊,見到眼前的景色,可能會想起家鄉熟悉的景色。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中:“就在十里長街上,我們的周總理陪著毛主席,檢閱過多少次人民群眾,迎送過多少位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作者由眼前的十里長街上送周總理的靈車,想到過去周總理在這條街上檢閱人民群眾和迎送國際友人的場面。這樣的聯想,更加突出了對周總理的懷念之情。

第五種叫對比聯想。這種聯想是由於甲事物與乙事物在某一方面完全相反,看見甲事物就會聯想到乙事物。比如,由成功的喜悅想到失敗的煩惱;由寒冷而想到溫暖;由戰鬥英雄而想到兇狠的敵人等等。再看《太陽》一課中的對比聯想:在“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一句實寫之後,聯想到“如果沒有太陽”

時的情景:“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這樣進行對比聯想,形成極大的反差,突出地說明了太陽的重要。

第六種比擬聯想。這種聯想往往以比擬的形式出現。聯想的部分或者是擬人的,或者是擬物的。例如《小音樂家揚科》一課中:“小蟲為他演湊”,“麻雀為他歌唱”。這裡把小蟲和麻雀人格化了,寫出揚科熱愛大自然的一切響聲,表現出他對音樂的無限熱愛。再如:“白樺樹嘩嘩地響不住地號叫”這裡把植物擬人化了,“號叫”之聲悽慘、悲壯,“嘩嘩”更是渲染了揚科慘死的悲劇氣氛,這樣進行比擬聯想能激起讀者感情的共鳴。

第七種由“聲”聯想。這種聯想是由自然界裡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響而展開的。比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升國旗時,我們從莊嚴雄壯的國歌聲中展開聯想,想到戰爭年代,人民子弟兵為解放祖國浴血奮戰;想到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又如寫到“叮咚”的泉水時,就可聯想到優美的樂曲等等。這樣進行“由聲聯想”能使文章動靜相依,情、景、意融為一體。

第八種叫由“味”聯想。這種聯想是由自然界裡各種物體發出的氣味而展開的。比如,荷花的香味並不濃郁,但湊上去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彷彿喝了一杯淡淡的綠茶,既不澀口,又使人精神爽快。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裡由荷花的香味聯想到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這樣進行的由“味”覺引發的聯想能使文章有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九種叫由“色”聯想。這種聯想是根據事物的表面或內在顏色而展開的。比如,從樹的綠色上展開聯想,枝葉翠綠顯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往往由此可聯想到某事物的繁榮昌盛和蓬勃發展。再如描寫綠色的森林,會聯想到綠色的海洋等。例如《喇叭花》一課中,“喇叭花開得一天比一天多。稠密的綠葉襯著各種顏色的花,遠遠看去好象掛著一匹美麗的花布。”這裡進行的由“色”聯想,能使文章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喜愛喇叭花的強烈感情。

第十種叫輻射聯想。這種聯想是由一個具體的輻射點引出,多方面地圍繞一箇中心進行的聯想。比如,《燈光》一文中,由燈光的形態聯想到人的眼睛“深深地望著…”的情態。並藉此抒發作者對“燈光”的特殊情感,還可以聯想到革命烈士的生命之光,正是為了讓下一代在明亮的電燈下安靜讀書、學習,為了執著地追求這一理想,革命先烈才不惜流血犧牲,將生命之光化作天安門前的“勝利之光”,還可以聯到“萬家燈火”的今天……這樣進行輻射聯想能使文章內容更加豐滿,開拓了意境,使讀者在這種輻射聯想中加深了對燈光的感受。

帶著“聯想”去作文

綜上所述,聯想在作文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作文裡寫進了聯想,就可以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使陌生的事物變得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更充分的表達,使文章更形象、生動,中心更突出。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聯想”去作文吧!

帶著“聯想”去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