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在山西省北部边陲,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的朔州市,有这样一个县级区,它青山秀水古老而年轻,它充满生机并富有传奇,它人杰地灵历史厚重而绵长。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这就是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的一一山西朔州市平鲁区,

平鲁,原名平鲁县,1988年国务院批准朔州市为山西省地级市时,改县为朔州所辖区。该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群雄逐鹿之所,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全区南北长69.5km,东西长67.9km,呈三角形状,全区国土面积2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0.3万人,辖2镇11乡352个行政村。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一,这里是中国门神尉迟恭的故乡

在我们中国民间,为妇孺皆知的门神之一的尉迟恭,以其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著称,史料称,平鲁确为唐代开国功臣尉迟恭故里,正是朔州平鲁上木角人,在这里可见其古居名宅为证。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姓尉迟,名恭,字敬德,出生于公元585年农历2月17日,出生地就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唐代大将,封鄂国公,凌烟二十四功臣之一,兵器:雌雄双鞭,龟背驼龙枪,座驾:踏雪鸟雅马。

据上木角和下木角村长者们言传,以及房房实物鉴证,尉迟敬德一族确为上木角村一个姓氏,其祖籍由北方(今内蒙)一带随后魏迁至平鲁上木角村,定居于此。

尉迟敬德出身于古代军事世家,他的曾祖父尉迟本真,曾任后魏西中郎将,先祖父不详,其父尉迟伽曾任汾州刺史,幽州都督,母系支氏,系邻村下木角村支家之女,现今下木角村支氏家庭为该村旺族,尉迟伽与支氏生育二子,长子就是尉迟敬德,次子是尉迟敬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秦琼)两人是“门神”的原型。尉迟恭作为唐初大将,自归附李世民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尉迟恭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迟恭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

当地宣传部门介绍,为纪念尉迟恭,山西省平鲁区于2001年铸尉迟恭铜像,以大理石为底座,四周浮雕其一生故事,矗立七里河以北的公园内,2010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平鲁区为“中国门神文化之乡”与“中国门神文化研究基地”。一个以“尉迟故里、门神文化”为名片的文化品牌正在成为平鲁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二,这里是传统小宗杂粮王国

平鲁区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地方,土地广阔,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潜力空间。全区共有土地349万亩,其中耕地121.7万亩,宜林地80万亩,牧坡84万亩。种植业以莜麦、山药、葫麻、豌豆、荞麦、谷黍等小杂粮为主,质高品优;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条件优越。人均土地26亩,农村人均耕地7亩。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农作物中的莜麦、山药、葫麻、荞麦、大豆、豌豆、谷子等颗粒饱满品质优良。产量丰富,是开办食品工业最佳之地。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农产品主要有集营养、保健、食疗、益智为一体的名特优小杂粮,倍受市场青睐,久享盛誉,被确定为中国小宗杂粮商品基地区(县)。尤其是含硒量居中国首位的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多次入选国宴。豌豆、马铃薯淀粉含量极高,为良好的制粉原料,油料以葫麻为主,味香色亮,久存不腐,亚油酸含量极高,为中国食用油之冠。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三,这里是可持续发展的煤炭之乡

改革开放前,平鲁是全国出名的穷县,经济排队曾经全国倒数第二、全省倒数第一。

俗话说: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所幸的是平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县区,境内煤炭资源富集,探明储量137亿吨,是全国百强煤炭县区之一。长期以来,“小、多、散、乱”的开发格局,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因煤而兴、又为煤所困”的境地,近年来平鲁在资源型县区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率先迈出了“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历史性步伐——依靠生产力进步实现煤炭产业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几年间,先后关闭各类规模小、素质差、效益低、隐患大的矿井120座,煤矿总数由2000年的145座关减到25座,并同步推进以综采改造为主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与此同时煤炭产业也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在山西率先走出一条从单纯依靠调整生产关系抓煤炭,到依靠生产力进步实现煤炭生产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完成煤炭产业生产力革命的同时,平鲁这个传统的资源型县区按照“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全循环,抓高端”, 依靠信息化、自动化和高科技,在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实现煤炭精深加工转化、推进煤炭相关产业发展上寻求新的突破,投资千亿元的平朔循环经济园区,以及神电2×60万千瓦坑口电厂、大山台、虎头山等5个风电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已投入使用,平朔东露天、引黄北干大梁水库、准朔铁路、荣乌高速、平朔高速、平朔运煤专线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发展强劲。大型汽车修配、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迅速成长,为平鲁的转型跨越发展打造了新优势,拓展了新基地,抢占了制高点。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四,这里是前景美好的文旅胜地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平鲁区也不例外,近年来,他们把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以“尉迟故里”、“门神文化”为主线,斥资30亿元全面铺开“一园两城六大景区”建设。“一园”就是建设好门神文化园;“两城”就是全面修复井坪古城、凤凰古镇;“六大景区”就是在完善北固山、乌龙洞、明海湖三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下木角尉迟故里旅游区、大梁水库旅游度假区、平朔排土场生态旅游观光区。并下大力气夯实文化软实力,精心筹办一年一届的门神文化节,创作出版一批与门神文化有关的书籍,拍摄几部弘扬门神文化的影视剧作,研发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引进“门神牌”防盗门等一批相关产业。

平鲁区的著名景点有:

1. 中华门神文化园

坐落在尉迟敬德的家乡朔州市平鲁区,占地百余亩。主题大殿为尉迟敬德将军神殿,主供尉迟敬德将军是及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养生、祈福、消灾、寻根祭祖的多元化的景区。 内部设计均采用高科技来展示门神文化、复古文化、传统文化、道家文化,采用4D影院来展现“印象门神”。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2.平鲁烈士陵园

平鲁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陵园路北,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1964年,竣工于1973年8月,主要是为纪念、陈列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及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1366名平鲁籍革命烈士而建的,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3.掌柜窑

掌柜窑受到国家古长城、古战场遗址的保护,这里的民间生活方式从边民时期到1956年建社一直延续下来。

4.乌龙洞

乌龙洞位于平鲁区阻虎乡刘家窑村南2.5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二年。曾作为平鲁的“古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5.北固山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座落于平鲁区北固山,始建于明代成化17年,是古代边关军事重镇之一。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小城占地0.885平方公里,建有东、西、南三门,城墙全长3150米,高12米,平鲁区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为塞北文化旅游名镇。该镇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特色宜居”示范镇之一。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6.明海湖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的西北边缘,由原平鲁区万平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自筹资金2亿元创建“山西明海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来实施对明海湖景区的开发建设。

整个景区充分发挥明海湖优势,突出了国内小杂粮传统种植区的主体优势,突出了塞外风情,实施旅游业和传统小杂粮业、塞外风情的互动发展,通过创办中国小杂粮文化艺术节,以及创办塞外风情月,给宁静的明海湖一下活跃了起来,每当每年的盛夏,每天来明海湖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在蒙古包吃一顿草原饭,唱上一曲草原歌,在平静的湖面上划上一阵汽艇,然后登上长城远眺晋蒙边境的秀美风光,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7.南山公园

南山公园座落在平鲁城区,分为文昌塔区、战国秦汉墓遗址保护区、石碑及出土文物保护展览区、四季植物公园区。工程分期建设,分步实施。中部为文昌塔区,主要建筑有文昌塔、牌楼、山门、戏台与看台以及办公、接待等附属设施。西部为四季植物园,种植不同季节的植物、花卉。并配有亭、廊、座椅等附属设施,由小道连接为一体。东部为战国秦汉墓遗址保护区、石碑及出土文物保护展览区,主要建有博物馆、碑廊、仿汉亭等。博物馆由主馆、藏品库、办公区、碑廊、广场、停车场六部分组成。其公园内心文昌塔于2008年10月竣工,塔为平面正八边形,塔体内高6层,外部高9檐,兼具楼阁式与密周式塔的特征,塔下基座3层,塔基总高24.9米,塔身端立于方形主台基中央。塔基周缘设有石雕栏杆,基座四周栽植樟子松等景观树木。

山西朔州一区,门神故里,小杂粮王国,煤炭之乡,文旅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