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輕微的障礙。”通過康復性感統訓練就能糾正。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

父母對感統訓練存在的誤區

1、長大了自然就會協調

說感統失調長大自然就會好,完全是自欺欺人,沒有及時通過感覺統合訓練來幫孩子調整,無疑也是在給孩子的未來設置障礙!

如果孩子12歲之前沒有解決的感統問題,這將是孩子一生的遺憾,到時候就不要責怪孩子怎麼做事不認真,做事拖拉了。

這些都是感統失調遺留的問題,不可能長大就好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各位家長,請一定及時從誤區中走出來,畢竟孩子的未來,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間!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2、有問題的孩子才上的,我們孩子正常

有一些家長認為感統是讓有病的孩子訓練的,我們家孩子好好地沒必要訓練。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感統不屬於疾病的範疇,它只是行為心理學概念。

特別是現代都市化的進程,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同齡玩伴的喪失,感覺統合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多多少少都有些感統失調,只是有些輕微的表現不出來。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智力正常,但由於其統合能力不足導致其智力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尤其是到了學齡期,在語言能力和性格上出現這樣那樣的障礙,如:致使學習能力下降、語言表達不暢、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制力差、缺乏自信、不會和別人交往、人際關係差等。

3、要求上速成班

有的父母重視到了感統訓練,卻認為有專業老師帶著寶寶就可以了,無需家長費心。

其實訓練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感統訓練在短期內不會馬上有成效,需要長期而穩定的訓練,孩子才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另外,家庭訓練也是感統訓練最重要的一部分。

家長應多多的陪伴孩子,多給孩子擁抱按摩,家長應按照老師制定的家庭訓練方法與孩子在家庭中邊玩邊學。

家長鬚知 !

1、各感官出現“分歧”,無法默契配合

一個7歲男孩的父親,曾和我聊過,說由於兒子後天感統失調,在學習上吃了不少苦頭,老師說他上課總是分神開小差”“做作業磨磨蹭蹭”“在學校裡面喜歡打人,常會攻擊其他小朋友”……很是苦惱。

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經過專業的測評,發現孩子只是在感覺統合能力方面出現了失調。

2、元兇是家長過度保護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感統失調?除了一些先天性的生理原因,比如說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而造成觸覺失調;因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等。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們的“過度保護”和“過度愛乾淨”作祟,家長們過分強調衛生,什麼都不讓孩子觸碰,極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觸覺障礙。

很多家長1歲以後還不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讓孩子玩泥巴,怕髒,怕有危險,不允許孩子觸碰新東西,孩子摸到的東西少了,觸覺刺激缺乏,觸覺適應能力就會越來越弱。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曾經有一個孩子,他的智商測評高達99.8。他當時已經上三年級了,卻仍舊時常目光呆滯,鼻涕流下來都不會擦一下,只會側著身體跑步,隨時都像會摔倒的樣子。

後來在瞭解中才知道,這個孩子的家人因為害怕有細菌,便不讓他與外界有過多的接觸,每天當孩子坐車到校門口後,他的奶奶會把他背到學校大門口交給老師,那幾步路都不讓他走,放學後又把他背上車。

過度保護、大人事事包辦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探索的能力,導致孩子接受的信息不全面。而一些不太理想的做法,也會導致孩子產生感統失調。

有的父母太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會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過早地使用學步車,會使幼兒前庭平衡差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還有的父母在寶寶出生後,沒有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寶寶躺在床上時,世界對於他來說是平面的,而當他開始爬的時候,擁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的立體世界,在他腦海中成形了。

有的孩子做任何事總是被父母包辦,比如說在搭積木的時候,有的父母總會來打擾,寶寶好聰明啊,寶寶這樣搭是不對的,媽媽來幫助你……這樣一來,孩子的專注度就被幹擾了,他手指的精細運動也得不到鍛鍊。

其實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放手讓他去自己接水喝,自己脫鞋,自己整理玩具,自己完成一件事情。

如何矯正?

1、鼓勵孩子自主去探索

我們建議,0-3歲為兒童能力發展的自然敏感期,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人為阻斷孩子對外界的探索。

3-6歲是兒童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大量的運動和神經刺激應該在這個時候完成,而個體的基礎能力基本會在12-14歲之間定型。

在孩子的大運動發展方面,可以帶著孩子多進行像游泳、球類、跳繩、踢毽子、滾鐵環、跳房子等活動。

在精細活動上,穿珠子、夾豆子、組裝模型、做手工等,每天練習15分鐘會是不錯的選擇。遊戲活動方面,可以多讓孩子爬行、翻滾、搖擺等,每天玩樂30分鐘。

同時,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長應該更徹底地放手,讓孩子自己穿戴收拾、整理床鋪、洗漱沐浴、收拾書房等。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孩子做這些事的時候,家長要以耐心與寬容守候在旁,動嘴不動手,少指責,促使孩子生活自理。

多帶孩子去戶外做有目的的運動,不定期的出遊、爬山、遠足等,找機會讓孩子自覺解決問題,不要過分取代和保護。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一定要多訓練其進行爬行,騎單車、三輪車、輪滑、爬單槓、爬樓梯等活動都能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體感,而搭積木、畫畫、剪紙等,則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度

同時,可以利用放學路上、晚餐、散步、臨睡前的好時機,多跟孩子聊聊天,鍛鍊其言語能力。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為了不讓孩子觸覺遲鈍:建議多淋浴,讓孩子用不同的水溫洗澡,穿不同質地的衣服,玩不同形狀的玩具。

如果在交給專業人士測評後,確診孩子已經有了中度或重度感統失調現象的,則建議進行系統性持續性的感統訓練。

2、抓住感統訓練黃金期

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當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出現影響時,必須及時給予必要的矯正。

預防期(0-3歲): 兒童感統訓練基礎階段,通過感統訓練幫助孩子度過此階段的各個敏感期。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是這樣想的?

黃金期(3-6歲): 感統訓練的黃金期,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提升感覺統合能力,讓孩子身心協調,自在成長。

彌補期(6-12歲): 若錯過感統訓練的黃金期,則需要更大力度更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超過12歲的孩子感統能力將難以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