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著名作家、中國古村落保護第一人馮驥才說:“一個古老的村落如同一個經世久遠的家庭,有著深厚的積澱。可是在漫長的農耕歷史中,這些古村既無村志,也無村史,甚至無人能說出它的年齡,道明它的由來與身世。”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萊陽姜疃鎮鳳頭村的身世,只能從村中蓋姓居民的家譜尋找答案。翻閱蓋氏家譜,有這樣的記載:“始祖蓋公(演),自明朝洪武初年,兄弟三人由山西省小云南移民到山東。長兄在濟南府,次兄在壽光縣,本始祖(演)到齊東萊陽縣。初居鳳翥山陰,迨後所生日益繁衍,左右村落同源共流,根固枝繁葉茂。”鳳翥山,就是如今大家說的鳳凰山,傳說一隻鳳凰天不亮時來到五龍河畔一口水井飲水,被一上山耕種的村民遇見,鳳凰受驚嚇,躲閃不及化成一座小山。山下村子的位置恰似鳳頭,人們就把它叫做鳳頭村。六百年前,先人蓋演在五龍河畔鳳翥山下停下了東進的腳步,從此,蓋姓人家便在這裡紮根繁衍,安居樂業。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後世子孫不斷從這裡走出去,漸漸遍佈膠東、遠及東北,鳳頭村便成了膠東蓋姓的源頭。

鳳頭村村前的這座鳳凰山,雖然沒有巍峨的身軀,卻十分地撩人心扉,那些七巧八怪的巨石足能讓你目瞪口呆。看慣了它們的村裡人或許覺不出有多震撼,外人路經此處卻總是要駐足半天。隨四季節令變換,山上的草木岩石也不斷變換顏色,形成不同的畫面,給人留下不同的記憶。太陽西下,站到鳳凰山上西望,被夕陽著色的五龍河,蜿蜒而來像一條紅色的飄帶。山下,家家戶戶的煙囪裡冒出奶白色的煙霧,起起落落,拖成白幕,在小巷間滑動流淌。河流、小山、田野、村莊都被擺在最合理的位置,如屏如障,如詩如畫,積藍堆綠,雲蒸霞蔚。河是五龍河,山是鳳凰山,水山相依,龍鳳呈祥。河與山交織成的流動與莊嚴,超越了詩人想像的靈動與美麗,這真是一個聖境。清末萊陽詩人王西川有詩讚曰:“鳳凰山下鳳頭村,百戶人家善良心,東觀桃花西鄰水,風景勝似西園林。”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萊陽姜疃鎮鳳頭村村中多得是古老的四合院,而且大都保存完好。在這些古老的四合院中,不乏建築精美者。高大的門檻,寬敞的大門,精細的磚雕,把當年主人的富庶彰顯無疑。據說清末時期,蓋姓人家出了不少富商、官宦和財主。蓋家人回憶,清朝末年,蓋家繁榮發達,可謂當地望族。其時,族內兄弟皆赴遠東海參崴做生意,且生意興隆。當時族內四十多口人,有耕地百餘畝,家境殷實。蓋家在村中建起了精美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接連閉合,寬敞私密,藏風聚氣,完全按照大戶人家的居住要求,建築風格獨特。相傳,當時家中成年男丁全都在外做生意,家裡一切全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母主持。老祖母治家有方,持家有道,不但打算精細,家規、家訓也極為嚴格,她不許兒媳、孫媳們串門繞舌頭,更有趣的是,她寧可把牲口拴在大門外閒著,也要叫兒媳們自己動手推磨,在不近人情的背後,卻流露著治理大家業的規則。每當兒孫們從海外歸來,進門首先要拜見這位老祖母,每人要把生意所得如數上交,一年下來可收一籮筐銀元。後來人口不斷增加,家業也不斷擴大,老祖母也年事漸高,就在她的主持下分了家,這些集中的四合院也就慢慢分散在後世子孫手中,時至今日,有不少早已廢棄、消失。

萊陽姜疃鳳頭村:膠東蓋姓之源


深深的庭院積澱著家族的滄桑,悠悠的小巷佈滿了先人的腳印。留存下來的飛簷,依然昂首天外,家族的歷史在一磚一瓦之間閃閃發光。蓋氏在這裡紮下了根,又從這裡走向遠方。史志記載這鳳頭村建於明洪武年間,但也有史料記載蓋姓是“金元故家”,那就意味著,蓋氏一族金元時期就已經在萊陽居住了。

蓋氏人家大部以耕讀為業,勤儉持家,支支榮盛。從這裡遷居姜疃橋上的蓋範為順治乙未進士,遷居森埠莊的蓋紹曾為同治年間進士,另有貢士、舉人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