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陝西16歲抑鬱症少女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

抑鬱症屬於精神類疾病,

患者常常會感到孤獨、絕望,

那麼患者家人、朋友應當多與患者溝通,

耐心地給以心理疏導、勸說、鼓勵,

而抑鬱症最忌諱的就是情緒不當,

特別是嚴重抑鬱的時候!

因為,當一個抑鬱患者情緒不當的時候,

危害是很大的,嚴重者甚至會自殺!

而西安這位患有抑鬱症的女孩

就是和家人發生了口角,

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差點就……


心疼!陝西16歲抑鬱症少女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

在西安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16歲的高二女生小梅正半躺在病床上,與為她進行輸液的護士談笑風生,說著自己高考小目標和大學夢想。如果不是戴著有科室、床號、姓名等標識的手腕帶,誰也不會把眼前這位開朗的女孩跟重症患者聯繫起來。殊不知,10天前小梅曾陷入生命危機。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梅一家開啟了宅家模式,爸媽在家網絡辦公,學業緊張的小梅上起了網課,年幼的弟弟淘氣玩耍。因一些瑣碎事情與家人發生口角,原本有抑鬱症的小梅越想越生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衝動地把3種抗抑鬱藥物共200多片一股腦吞進了肚子裡。隨後,小梅感到頭暈,肚子也難受起來。小梅媽媽發現這一異常情況,連救護車也來不及等待,立馬自駕帶小梅奔向了西安市中醫醫院急診科。

心疼!陝西16歲抑鬱症少女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

經急診快速地洗胃、補液、護胃等系列治療後,為進一步診治,小梅被急促的平車轉入西安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接診的醫生陶如在瞭解小梅發病前後經過後,便開始“籌謀”起來。

首先,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後重症病房為保護患者安全,取消了每日探視,採取完全封閉式管理,目前神志清醒、脆弱敏感的小梅能否適應無親屬陪伴環境?其次,如何防止小梅再次“做傻事”?最重要的治療方面,如何清除已大量吸收的藥物?如何保護因藥物過量而受傷的肝腎功能?抗抑鬱藥物中毒最常見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及心血管系統症狀,如何提防它們作祟?

心疼!陝西16歲抑鬱症少女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

搶救迅疾展開,小梅被安排在了病房“心臟”位置,既離醫護人員工作臺最近,又有窗簾遮擋,很好地保護個人隱私。陶如醫生在無菌條件下快速行股靜脈血濾置管術,準備用血液灌流的方法將毒素吸附出來。就在準備開始治療之際,小梅突感頭暈加重,很快意識不清,心電監護提示心率以8次/秒的速度在下降,血壓測不出,這是嚴重的抗抑鬱藥物不良反應——嚴重心動過緩伴血壓下降!在一旁的醫護人員立刻心肺復甦,靜脈注射提升心率藥物。1分鐘後,心率、血壓回升,小梅甦醒過來。

心疼!陝西16歲抑鬱症少女負氣吞下200多片藥物

為了竭力挽救小梅年輕的生命,儘快把體內毒素排出,再次對小梅進行血液灌流,護士王凱華守護著蜘蛛網似的血液灌流治療,護士馬婧婧在一旁握著除顫儀,護士李鑫推著搶救車。當晚對小梅的血液進行了兩次灌流,每次2.5小時,血流速100-150毫升/分鐘,對於這樣一個16歲女孩來說,這樣大幅的血液灌流,相當於全身血液毒素被吸附了9-10次。

通過這樣迅速和及時的搶救治療,小梅的病情逐漸好轉起來,未再發作惡性心律失常,肝腎功能也漸漸好轉。通過心理疏導,小梅也開朗活潑起來。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