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18文言虛詞用法——於、與、則、者、之(四)


高考語文18文言虛詞用法——於、與、則、者、之(四)

1.【於】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廉頗藺相如列傳》) ★就在朝廷上設了有九個迎賓贊禮官吏的大典。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後序》) ★大小官員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辦法來。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前一個“於”:從。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抄小路逃走,把寶玉送回趙國。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公輸》) ★楚國有多餘的土地,人口卻不足。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遊褒禪山記》) ★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看來也)是可以悔恨的。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學業靠勤奮才能精湛,如果貪玩就會荒廢。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請讓我奉命去向孫將軍求救。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魯肅聽說劉表已死,(便)對孫權說。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您被趙王重用。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所以在內為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

1.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諸葛亮傳》)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同管仲、樂毅相比。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不如派遣親信主動去結好東吳,以共建大業。

2.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 ★孔子說:“苛刻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後一個“於”:比)(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口技》) ★在這時賓客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座位。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這件事情上,我的父親死在這件事情上。

③於是餘有嘆焉。(《遊褒禪山記》) ★因此我有所感慨。

④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殽之戰》) ★於是就穿著黑衣服給晉文公送葬,晉國從此以黑衣服為喪服。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因此秦王很不高興地敲了一下缻。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蘇州的老百姓正對他痛恨到極點,於是趁他嚴厲地高聲呵叱的時候,就呼叫著追擊他。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后》) ★於是就替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子,送他到齊國去做人質。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我會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譏笑.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詩序》) ★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沒,這是為什麼呢?

2【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沛公駐軍霸上,還沒有跟項羽見面。

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你爸爸回來,自然會跟你算帳!

③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

2.給,替。

①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 3.比,和……比較。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和徐公比較誰相貌好?

②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 ★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敗所喪失的土地,他的實際數目要多到百倍。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勾踐滅吳》) ★然而有謀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將士不能不事先培養和選擇。

②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勾踐滅吳》) ★勾踐還親自用船裝滿了糧食肉類到各地巡視。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一胎生了三個孩子,由官家派給乳母,一胎生了兩個孩子,由官家供給口糧。

②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 ★於是(有人)送給他一隻生豬腿。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

2.結交,親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結盟之國,是不智。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採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結為一個整體。

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結交秦王嬴政卻不幫助五國啊。

3.對付。 ①龐暖易與耳。(《燕召公世家》) ★龐暖容易對付。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蹇叔的兒子也參加了出征的隊伍。

5.讚許,同意。

①吾與點也。(《論語》) ★我贊同點(點,人名)的主張。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漢書·翟方進傳》) ★早上犯錯誤晚上就改正,君子讚許他。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

②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老虎犀牛從柵欄裡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裡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③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 ★那就廢除祭鐘的儀式吧?

【注】古代在祠廟裡舉行一種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求得神靈的庇佑,這種祭祀儀式叫“祭鍾”。每逢祭鍾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隻羊,然後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對他的妻子說:“我跟城北的徐公誰漂亮?”

②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劉邦說:“他你年齡,誰大誰小?”

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哪個厲害?

④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跟徐公比較,誰美?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後),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與其坐著等死,還不如起來拯救自己。

②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寄傳》) ★與其殺了這個小孩,還不如賣了他。

3.【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係。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項王說:“壯士!賜給他一杯酒。”於是(有人)給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我仔細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到跟前仔細一看,原來小蟋蟀已蹲在雞冠上用力叮著不放)

2.表示條件、假設關係。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麼”“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政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國的威脅和外來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招致滅亡。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假如)過去我不幹這件差事,那麼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裡,表示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以地位低的人為師,那就值得羞恥,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

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六國論》) ★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市。

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

4.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對於他們自己呢,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這真是糊塗啊!

②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 ★手剛舉起,卻又遠遠地跳開了。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 ()

5.表示選擇關係。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不是死了就是遷徙了。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不是自己種出來的東西就決不吃。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這就是岳陽樓雄偉壯觀的景象。

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①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 ) ★晉襄公派陽處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 ★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給人做出榜樣。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周易正讀》) ★遵守后稷、公劉的事業,仿效古公、公季的法則。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公西華侍坐》) ★平時常常聽你們說:“沒有人瞭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瞭解你,你們又將會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呢?

【則是】只當是。 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請給我(竇娥)燒一些紙錢,只當是看在你老人家已死去的孩兒的面子吧。

【則則】讚歎的聲音。 ①連呼則則。

4【者】

(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有誰敢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我一定唾他一臉!。

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國自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從來沒有堅守信約的。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①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 ★這幾項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或許不同於兩者的心理活動,為什麼呢?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說這件事情的時候,臉上好像很悲傷的樣子。

②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似的。

4.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面,相當於“的”。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覆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②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霎時間,煙火滿天,人馬燒死的、淹死的很多。

5.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不必譯出。

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 ★近來我奉皇帝命令討伐有罪的人。

②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黃宗羲《原君》) ★古時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從屬位置。

③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黃宗羲《原君》) ★遠的不過幾代,近的就在自身,那血肉崩潰的災禍,便臨到他的子孫了。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隆中對》) ★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的原因,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們所以離開家人前來投靠您,就是因為愛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的妻子讚美我,是因為偏愛我。)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什麼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誰給大王獻閉關這條計策的?

5.【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太后氣沖沖地等著他。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曉得將軍寬待我到這個地步啊! 之:我。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存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我不過是市井中一個宰殺牲畜的人,公子卻屢次親自慰問我。 之:我。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信陵君竊符救趙》) ★況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拋棄我,讓我去投降秦國,難道您就不憐愛您的姐姐嗎? 之:我。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與妻書》) ★然而告訴了你,又恐怕你天天為我擔憂。之:你。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那個季孫要這麼千,我們兩人都不想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想要那樣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之辯解的作法。前一個“之”,這樣。後一個“之”,它。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遊》) ★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懂得什麼!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老虎犀牛從柵欄裡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裡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兒子想為父母報仇,大臣想為君王報仇。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客人讚美我,是想要向我求點什麼。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不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卻擔心軍隊士兵不懂什麼叫羞恥。

④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你不要對百姓說您吝嗇而感到奇怪。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誌。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一個是不通曉斷句,一個是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向老師學習,有的人卻不向老師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這就好象拿肉去投給餓虎,那會有什麼成效呢?

③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詩經》說:‘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揣測到。’──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一個人,誰又能用清淨潔白的身體,去受髒物的汙染呢?

4. 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轟隆隆的擂響戰鼓,兵器與兵器相互接觸後,有的士兵丟掉盔甲拖著兵器就逃跑了。

②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我關著窗子住在裡面,時間長了,能夠根據腳步聲辨別是誰。

③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霎時間,煙火滿天。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為什麼心神不定還想去什麼地方?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為什麼要到九萬里的高空而向南飛呢?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道:“牛(牽)到哪裡去?”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那齊人最後走往東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掃墳墓的人,討些殘菜剩飯;不夠,又東張西望地跑到別處乞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