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159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很多父母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乖巧聽話,學習成績優秀,從不打架、逃課,是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但是“別人家的孩子” 真的如自己想象得那麼好嗎?

劉女士的女兒婷婷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小聽話懂事,成績優秀,一直沒讓父母操太多心。後來婷婷考入名校,畢業後進入世界500強外企,卻在工作不到三個月的時候選擇了自殺,想要結束生命。幸虧發現及時,事後劉女士帶著婷婷去看心理醫生,婷婷對醫生坦言:“我看似很優秀卻一直自卑、忐忑不安,也從來沒有體會過幸福”,女兒的話讓劉女士十分震驚,也十分後悔。

其實,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正是成為了 “別人家的孩子”才讓他們缺失了“幸福感”,一生都生活在苦悶無助中。

幸福感對於孩子來說是什麼?

幸福感不是父母送給孩子一件昂貴玩具,也不是送給他們無數漂亮華麗的衣服。孩子的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是指孩子基於自身安全感與滿足感而產生的愉悅快樂的情緒,孩子發自內心的大笑,自信、樂觀、無拘無束表達自我、自由自在馳騁。

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值得期待的人生。

幸福感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塔爾博士曾在《健康幸福課》中提到: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感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1、幸福感是孩子人格健全的基礎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無法傾訴心聲、謹慎小心做事、凡事看父母眼色行事的家庭環境之下,很容易導致形成不健康人格,下意識的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長大後壓抑的情緒突然爆發釋放,便容易產生暴力傾向或出現偏激行為。

2、幸福感給予孩子更多溫暖和力量

來自家人的關懷、理解和尊重會讓孩子感到幸福。家庭的溫暖,是幸福的源泉,當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打擊時,他們心底會時刻保有那份家庭溫暖給予他們的力量和幸福感,即使生活出現不如意,他們也堅信父母會永遠支持自己,這份力量會讓他們自我治癒,不畏磨難。

但如果孩子所獲得的幸福感不強,內心感受不到快樂和富足,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否定,進入到一個封閉圈,變得自卑、壓抑、不自信。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會是缺失幸福感的幫兇?

我們在撫育子女時,肯定會想象他們長大後的人生,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這樣規劃孩子的未來:健康地長大,考進不錯的大學成為專業人才,找到好工作,組建美滿的家庭……父母們也會朝著這個目標對孩子進行教育規劃。

要想實現目標,就要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要想變得優秀必然要付出許多代價。

在父母的監督下,優秀的孩子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好,成績名列前茅,興趣特長也學得出色。

這個在父母督促下成長的孩子,被要求不斷奔跑,還要跑得比別人快。父母也會經常對他們說:“你還不夠完美,你要更加努力。”久而久之,他們愈發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有沒有讓別人滿意。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也為了自己的光環不破滅,他們開始活得小心翼翼,不瞭解真實的自己,如履薄冰,何談幸福?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為孩子營造幸福感,家長該怎麼做?

孩子的幸福感是父母給的,而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就要從小關注孩子內心,教會孩子正視內心真實的感受。

1、幫孩子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積極的心態能促使人奮進努力,更容易接近幸福,越積極的人走上成功道路、獲得不凡人生成就的概率就越大。

父母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向孩子傳輸正能量,減少抱怨。倘若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上的不順心、夫妻生活得不滿意或是亂髮脾氣,說些負能量的話語,那麼孩子也會受到感染,變成一個愛發牢騷,抱怨生活的人。

他們會認為生活處處不公平,一切錯誤的產生都是別人的問題。考試考砸了他們會怪老師出的題太難,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他們會抱怨對方自私小氣,做事失敗了他們也從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父母要記住,生活在負能量環境中的孩子,很難感到幸福,更難成為一個積極自信有擔當的人。

2、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要想讓孩子有幸福感,父母足夠的關注和陪伴很重要。被愛包圍著長大的孩子,內心更加富足,更容易表達愛。

雖然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父母除了照顧家庭還要工作,但即使再忙也不可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如果白天實在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可以將晚睡前的時間作為親子間的親密時光。

比如睡前和孩子躲在被子裡說悄悄話,和孩子分享一天的美好事情,瞭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給孩子講故事書,玩角色扮演等。通過這些親子陪伴時光讓孩子知道父母很愛自己,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3、父母相愛,家庭和諧

父母相愛的家庭才會健康和諧,孩子必須在愛的氛圍下才能學會去愛別人,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談舉止、處事作風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孩子往往是從父母關係中學習如何表達愛。

父母要重視榜樣的作用,父母關係和諧,體會最深的就是孩子。他們從小小內心充滿的就是愛與理解,充分感受家庭的責任感和包容度。這種幸福感會日復一日的感染著他們,他們也會將這種愛人的能力印到靈魂深處,受益無窮。

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是他們值得期待的人生


幸福很深奧也很簡單,家長需要在育兒的道路上慢慢探索,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這將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如果您對“育兒知識”感興趣,請關注我@小心育兒說 會持續為大家提供這些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