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到,让我们一起,游春踏青学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到,游春踏青好时节!

今年的清明假期已定,具体时间为4月4日至6日,放假三天。趁着清明小长假,正是踏春出游好时机,大家的假期安排好了吗!

又是一年清明到,让我们一起,游春踏青学古诗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踏青游玩、扫墓祭祖是主要的风俗。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不远千里回乡祭祖。通过对祖坟培添新土、供奉祭品、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孝敬和追思。

每到清明,看到熙熙攘攘的祭祖人群,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一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全诗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到,让我们一起,游春踏青学古诗

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被后人称作“小杜”,杜甫,被称为"大杜”;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唐成就颇高。

《清明》被人们广为流传。“清明时节雨纷纷”,精准地描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状况,被称为古代的“天气预报”,因为每到清明前后,天必下雨。

清明时节为什么会下雨?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为清明是老天被人们上坟扫墓的情绪所感染,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另一种理解为此时的雨为“泼火雨”,上天不忍心看到祭祀的人焚烧的纸钱引燃起火,故下“泼火雨”。无论出于哪一种理解,都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对自然规律、时令节令把握精准,细致入微。

“路上行人欲断魂”,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的烘托下,还写出了路上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伤感,渲染了浓郁的悲凉气氛和意境。与春和景明、踏春赏花的欢乐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那么,除了这首诗之外,我们还可以想到哪些描写有关清明的诗句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两首诗:

宋代诗人吴惟信 以《苏堤清明即事》为题作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又是一年清明到,让我们一起,游春踏青学古诗

作者:吴惟信,字仲孚,南宋后期诗人。本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西湖美丽的苏堤风光和游人热闹的游春场面。清明时节,梨花盛开,和风吹拂。人们游春赏花,大多数人都出了城来到西湖苏堤上。日近黄昏,人散以后,更加优美的景色,全部归属于飞回来的黄莺享受。

这首诗与杜牧的《清明》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光的热爱之情。

宋代的诗人王禹偁 也曾以《清明》为题作诗: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又是一年清明到,让我们一起,游春踏青学古诗

作者:王禹偁,字元之,北宋诗人。这首诗中,诗人是在清明这天,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生活寂寞清苦,就像荒山野庙中的僧人一样。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描写了自己孤单清苦的生活,抒发了自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生活情趣,反映了诗人积极的政治抱负。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励志诗篇。

好了,今天的游春踏青学古诗就到这里吧。

[小贴士]今年的清明,不同以往。受疫情影响,多地均发布了清明期间的祭扫活动的通知。提醒大家注意文明祭扫,谨防引发火灾。不聚集、不扎堆,谨防疫情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