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影響問題的解決過程?

我們是否曾經見到過?有的人在一直評論別人處理事情的方法方式,是如何如何的有問題?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處理問題的時候是否也存在著某些影響解決問題的因素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也經常會用一種方法叫做賞識教育,“相信你是最棒的,相信你可以做到,相信未來一定是幸福的……” 這種盲目的優越感下其實我們可以面對現實,分析事情的真實所在,讓進步發生在現實當中;不只是在夢想裡;也不只是在渴望裡。

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受多種心理過程的影響,有些因素對問題解決起促進作用,有些則起阻礙作用。

1、問題的情境。從信息加工觀點出發問題解決就是在問題空間中進行搜索,以求通過搜索最後達到目標或目的,目的達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問題的最初情景稱為初始狀態,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各種狀態叫中間狀態。

所謂問題空間,就包括上述三種狀態,以及有關三種狀態的知識。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人們還進一步分析被視解題的策略(進一步分析被準備使用的策略,是否比較完美的解決問題)。循環子目標的策略(在解決問題當中所要達到的一些小的目標也要預測用什麼樣的策略比較好)

問題情境是指個人所面臨的刺激模式與個人的知識結構所形成的差異。一般的說刺激模式與個人認知結構越接近,問題越容易解決。

2、定勢。是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應的傾向。定式有時候有助於問題解決,有時候會妨礙問題的解決。(這裡要提醒的是,預防孩子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時刻提醒“時事論英雄、以事實為依據”)積極影響:表現在解決類似問題時,傾向採取習慣的方式解決,可以提高解決效率;消極的影響:表現為他它限制形成假設的範圍,定勢所嘗試的問題解決方法固定化。

3、功能顧著。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性稱為功能固著。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人們能否改變事物固有的功能與適應新的問題情境的需要,也是要求靈活運用功能變通,常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功能固著的影響下,人們不易擺脫事物用途的固有觀念,因而直接影響到人們靈活的解決問題,要靈活運用功能變通,克服功能固著,一方面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要熟悉物體的不同功能,要有創新意識,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維的靈活性,可嘗試、願意多實踐性。

4、背景知識。解決問題必須具有相應的知識經驗,只有依據有關的知識才能為問題的解決確定方向、選擇途徑和方法。一般來說,知識經驗越多,解決問題越容易,但知識經驗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充分條件。

5、個性特徵。氣質、性格等個性差異也影響著問題解決的效率。富有理想、意志堅強、情緒穩定、刻苦勤奮等優良品質都會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也有利於問題解決。(動機水平以倒u型形式表現出來,動機水平越高反而不利於實現目的。動機水平低,沒有達到目標的慾望,也不利於實現目標。只保持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才是最有利於問題解決。)

陪伴者認真的觀察分析孩子的真正問題,可以給出穩定可靠的建議。每一穩定可靠的建議,都將是孩子新目標的啟動的關鍵。我們不妨直接把這句話說明白,“寶貝兒,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影響了問題的解決過程?” 目前我們對問題的瞭解屬於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是否有定勢?可以用開放性的思維來檢查是否有功能固著的原因;是否知識背景有短缺;是否我們的個性特徵阻礙了我們對問題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