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讀李清照的愛情,雖也有浪漫感人,但更多的是為她心疼。

她的愛情,是在大相國寺的那次賞燈開始的。趙明誠,從此走進了她的人生。他們的開始是美好的,他仰慕她的才華,她喜歡他的赤誠。

遇見李清照之前,趙明誠無心婚事,遇見李清照之後,他卻主動提起婚事,“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即要做一名“詞女之夫”,迎娶詞才華贍的李清照為妻。

一個是才貌仙郎,一個是漱玉才女,他們成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婦。他們婚姻的開始是夢幻般的美好。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然而,愛情的幻美面紗揭去之後,要面對的是生活的泥濘嚴峻。自趙明誠出仕為官起,他們之間的別離就開始了。而生活不止有著別離的心酸,還有政事變動帶來的影響,生生撕裂她的愛情和安逸。

儘管在趙明誠仕途黯淡,投入於金石蒐集時,他們夫妻也有同心同力、苦中作樂的一段相處時光,但在趙明誠重被起復時,橫在他們中間的別離生活又再開。

更令人傷悲的是,趙明誠對她的心意已有變遷。李清照嚐盡了相思的苦,“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但是愛情有時又是那樣的捉弄人,也許一方傾注了所有的愛還怕愛不夠,但另一方卻淡漠無視而將心思轉移了別處。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趙明誠曾是如何愛著李清照,但他終究還是瞞著她納了妾。她傷心不已,但不怪他,她只是怨。她一邊怨,卻又一邊愛著他,盼著他。趙明誠不是忙著公務,就是守著新人,與李清照的相處很少,他們之間的疏離越來越遠。但是李清照永遠選擇包容他、愛惜他,她的愛,一如既往,自始至終。

在大難面前,有人會露真情,有人會露假面。趙明誠也曾讓李清照無比失望。北宋王朝覆滅時,國事繚亂,廟堂動盪,面對戰事落敗,趙明誠竟然瞞著下屬,偷偷逃走。

亂定之後,趙明誠被革職,李清照不置一辭。但想及項羽自刎烏江之事,與自己逃城的丈夫相比,她感慨不已。她對他的失望,對他的憤怒,卻沒有說出來。

她寫的那首《烏江》——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中包含的情感,趙明誠讀了不禁汗顏,卻啞口無言。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趙明誠曾移心別戀、也貪生怕死有失氣節,李清照都看在眼裡,但卻始終沒有怪他,她對他的愛太深了。趙明誠染上瘧疾時,李清照一收到消息,即刻乘舟南下,兼程三百里去照顧他。趙明誠已病入膏肓,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她知道他性命無保,卻不忍問之後事。她可以包容他的一切,願意陪他忍受一切痛苦,她只要他活著。

但是,趙明誠還是病死了。他的妻子——李清照——這位偉大的才女,嚎啕著,平凡一如萬千喪夫之婦,涕淚交加,哭得肝腸寸斷。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趙明誠走了,他可以安靜地長眠了,但這一切的人間痛苦,李清照都得承受著。思念催人老,更何況又經歷著家破人亡、錢財盡散的遭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國已破,家已亡,李清照別無所求,她只想保護趙明誠傾盡心血的收藏,但還是遭遇了搶掠。

時光留給李清照的,除了那一絲維持性命的氣息,剩下的就是漫天的悲傷和思念。終於,她也在悲涼之中逝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