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回收還能火多久?諾獎得主塞勒可能並不看好

二手回收還能火多久?諾獎得主塞勒可能並不看好

近幾日,財經領域比較火的一件事情就是,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理查德塞勒因為其著名的稟賦效應為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自己在政治和公共事業中的應用而得此殊譽。

稟賦效應是指,人們在擁有一件物品之後,會比擁有之前對它的價值的評定增加。

同時,在商業創業領域,比較火的一件事是,二手手機回收公司回收寶獲得3億元B輪融資。

我們知道,二手物品是一個特殊的市場,他是物品原擁有者對所有產權的出售,商品本身是有折舊率的。

那麼商品的出售方和購買方能否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易閉環呢?

我們不妨用塞勒的病稟賦效應來看這個問題。稟賦效應的通俗解釋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當工廠排放汙染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後,影響本身是可以計算的。但是,當把汙染的產權判定給企業或居民中的任何一方時,產權擁有者就會增加汙染的價值,所以,在賠償上的談判就會無法達成。

同樣,當二手物品在買賣雙方交易時,擁有者會增加二手物品的價格。這個價格買方是難以接受的,因此談判會破裂。

在塞勒的理論體系下,二手交易應該是一個難以完成的場景,那麼二手物品,如何產生正向推動呢?

我們知道,即使是二手交易市場,也存在B2C和C2C兩種模式,相比之下,筆者還是可以理解B2C的交易模式。以企業方作為第一次交易中買方的角色,在適當的高價格收購物品後,對物品進行處理、包裝,增加二手物品的溢價,然後進行第二次的交易。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二手數碼產品中的整機收購,零件回收,重複利用。我們知道,數碼設備在沒走較大的外部物理損傷的情況下,大多數的電子零件的壽命遠遠未達到設計壽命,電池除外。零部件的重新利用,講真,是一個經濟和公益性都很好的做法。至於諸如閒魚和轉轉之類的C2C平臺,筆者並不看好。

對於二手回收是不是風口?從2016年低這個行業爆發過一回之後,並沒有持續性的發酵。與此同時,消費升級作為一個已經提了之前2年的大的賽場,京東的良好表現,網易嚴選的崛起,米家

有品的入場,不知道是不是比阿里的閒魚,58的轉轉所代表的陣營更有代表性。消費升級和二手市場兩種觀點同時存在,不知道是階層分化,還是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但願二手市場能夠起來,畢竟對社會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失敗了,用戶需不需要把商品貢獻出來做公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