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競爭中的投資新機會——後疫情時代的投資邏輯重構

  • 世界多極化浪潮不可阻擋,不久的將來,“兩超多強”格局主導世界。
  • 美國不再是全面領先,但許多領域依然領先,中美競爭長期化,投資機會出現在兩國的“爭先部位”即優勢領域。
  • 用自由經濟角度看待市場規律效果越來越差,必須以“兩大玩家”博弈的視角重構投資邏輯。
  • 疫情之下,我們看清楚了製造業的重要性,以及醫療體系市場化的失敗。
中美競爭中的投資新機會——後疫情時代的投資邏輯重構

中美全面競爭的必然邏輯

2017年12月19日凌晨,特朗普政府公佈了其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定義為“修正主義”國家,並將中國定位為美國“戰略上的競爭對手”。

為什麼我要引用這段話,因為這是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發展的“檄文”。這篇檄文意味著,從美國把中國列為競爭對手的那一刻起,中美互為“戰略伙伴”的時代結束了。之前的邏輯被重構,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競爭將會公開化,白熱化。不少人仍然對美國報以幻想,天真的認為美國要的是錢,只要肯給錢,能讓利,美國自然不會打壓我們,甚至認為只是特朗普個人的色彩,後面如果選上來一個“文明”的總統,可能就會對華改變態度。事實是,美國為了保護自身“老大”的地位,向來就有全面遏制和打擊“老二”的傳統操作。美國已經整倒了4個“老二”,他們分別是英國、德國、蘇聯、日本。花式整“老二”的故事,明眼人也都看在眼裡,這裡也不再贅述。

那麼為什麼美國非要整倒“老二”不可,這取決於美國核心的利益。美國稱霸全球,橫行世界的倚仗在於所謂“三美循環”,即美軍-美債-美元。美國之所以可以利用美元薅全世界的羊毛,正是利用了這個正向循環,用美軍作為後盾發美債,用美債迴流的美元養美軍,於是美軍就越加強大,維護了美國的信用和美元的地位,如此往復。但是,一旦這個正向循環被打破,那麼這個三美循環就會變成美國自己也無法阻擋的負循環。也就是說,要是美國“老大”沒得做,“老二”也未必做得成。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國也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被整倒了,極有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喪失了民族復興的最好機會。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美競爭是必然的,美國一定要打擊中國,中國也必須要爭出頭。

中美競爭的領域

美國打擊中國的手段是全方位的,到目前為止可以總結為四個,而且程度逐步深化,它們是: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戰、金融戰。

貿易戰打擊的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中國規模”,科技戰打擊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技術”,地緣戰是以香港、臺灣為棋子,輸出“顏色革命”,擾亂中國的國家安全,金融戰則是以美元洪水考慮沖垮我國的外匯儲備,入侵我國的資本市場,割中國的韭菜。反過來說,這些領域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競爭力所在,也是我國今後必須力保的關鍵陣地。

中美對抗之初,我們總是把中美貿易摩擦作為一個背景來分析投資的邏輯,但是從現在開始,我認為應該全面拔高這個背景,把全面競爭的藍圖緩緩展開,梳理經濟和資本的邏輯。

中國規模的機會

近代以來,各個大國崛起的規律告訴我們,誰掌握了現代工業,誰就掌握了崛起的鑰匙。目前中國工業規模世界第一,中國的製造業產品行銷全球,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所有制造業門類的國家,這一切得益於三個要素,第一,教育,第二,基礎建設,第三,全球市場。前兩者決定了中國不管是人才、物流運輸、上下游的協同方面,成本都是最低的,而後者決定了中國冠絕全球的規模。

特朗普當選以來,極力叫囂讓製造業迴歸美國,美國日本100%補貼回國的生產線,就是希望削減中國的規模。許多人也在這次疫情中看到了製造業的重要性,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因為疫情,各類物資短缺的時候,中國的製造業為全世界提供了寶貴的口罩和呼吸機。這種能力,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複製。

既然美國也這麼想要製造業,那麼,是不是說,中國的製造業值得投資呢?雖然疫情以來,口罩和呼吸機緊缺,所以價格很高,但是不代表製造業賺錢。特別是傳統制造業,不賺錢。這就很像製造業產業轉移的過程,製造業也是因為在美國不賺錢,才流向了成本更低的中國。那麼請問中國如果要把製造業牢牢抓在手裡,核心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全球化市場和最低的成本。前者撐得起規模,後者留得住產業,同時,留住了產業就保住了就業,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全球的需求沒有切斷,中國的成本優勢仍然保持,美國強行拉走製造業,只會使得它們“死”得更快。標誌性事件可以參考特斯拉和蘋果。

因此,中國規模的成功之道在於“貨賣得出去,人進的來,中國發大財”。

但是不得不注意另一個特殊的商品,房產和基建。中國的工程建造技術也是冠絕全球,但是作為不動產,卻並不像傳統商品一樣通過流通環節銷售。因此,如果要養活這樣一支高素質的建設隊伍,就需要把產品“建”到國外,這個方式其實是變相的“貨賣出去”,也是中國規模的必然邏輯。因此一帶一路政策,承載著基建的規模,如果能夠逐步推廣,為全球服務,工程建造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而對於國內房地產來說,矛盾比較尖銳,但是如果中國經濟版圖能夠擴張,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房地產的問題。

中國科技的機會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曾經打趣的說,感謝特朗普,給華為做了這麼大的一個廣告。

我們知道,每一次人類技術的革新,會帶來經濟業態的極大變化。從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後來又陸續進入了電氣時代,互聯網時代。可見科技創新本身承載著經濟內生增長的動力。因此,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哪個國家發生,就關乎誰能取得今後的經濟制高點。目前有共識的可能會發生科技突破的領域,主要有這麼幾個,石墨烯、量子通信、新能源、5G和生物技術。從全球的發展條件看,最有可能出現科技突破的“玩家”也只剩中國和美國。5G作為一個“萬物互聯”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經濟業態,這個市場量級是很難衡量。

因此,美國對於華為的打擊也是置之死地而後快。那麼華為能投嗎?或者說,這些尖端科技能投嗎?我認為這個思路還是需要轉變。5G技術本身並沒有載體,它的經濟價值,需要相對應的產品來實現。中國5G走在最前沿,那麼5G配套的產品也最容易在中國產生。也就是說,哪個產品能夠承載5G的新業態,哪個產品就最接近“風口”。那麼可能我們就想到了互聯網,想到了自動駕駛,想到了AI,想到了物流,想到了智能家居等等。可能以後會有更好的產品利用5G,那麼它就是下一匹“黑馬”。

中國地緣的機會

去年以來,香港這個角度讓我們看清了不少事情。首先是醫療、醫藥系統市場化的失敗,其次是教育市場化的失敗,再次是傳媒系統的失敗。我認為中美這部分競爭主要是在法律方面,政治方面我們不多討論,但是我認為,香港一役,內地的教育市場化,醫療市場化等會調整,互聯網自媒體等,會加強規範。同時,香港也會從立法的角度逐步規範起來,香港作為中國的領土,問題得到解決是必然的,但是法律漏洞也是顯著存在的,那麼在國家封堵安全漏洞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機會。

我認為邏輯核心主要是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有在法律漏洞補上之後,香港才能更好的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而在這之前,香港仍然會作為中美資本博弈的最激烈的場所。首當其衝就是港股,港股的規則相比A股更與國際接軌,因此不少優秀的企業在香港上市。不過,美國也可能通過香港來威懾中國核心地緣--臺灣。

事實上,臺灣問題也是一個經濟版圖的問題,我認為臺灣是打開日本和韓國的鑰匙。當然了,如果這扇門已經打開了,那麼鑰匙的重要性也就大大降低了。這就像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

前面我們談了“三美循環”的問題,美國國債體量巨大,只有國家有完整工業體系,國民儲蓄率高,外貿順差的國家能夠購買,而中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正好是美債的大買家。如果說,中日韓自貿區的大門可以打開,那麼東亞地區將會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這個經濟體,又是美債的重要購買者,經濟版圖的急劇擴張,會使得全球的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從而使得美元地位受到威脅。因此,總是在微妙的時候,中日釣魚島出現摩擦,日韓竹島發生爭議,親中的領導人下臺等等。在經歷過如此多的事變之後,臺灣省的地位就日漸突出。從海峽對岸的聲浪來看,武統離我們從未如此之近。即便如此,我也並不認為軍工會產生機會。首先,真的武統的話,海峽根本承載不了這麼大的戰爭規模,臺灣當局也評估過,以目前對岸的軍力,臺灣堅持不到一個禮拜。與此同時,疫情衝擊下,美軍的部署出現了戰略真空。羅斯福號航母退回關島修整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沒有一個活動的航母艦隊。

我並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發生戰爭,因為我們並沒有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但是在這種形勢下,日韓的態度就比較重要。如果中日韓自貿區能夠談成功,那麼從金融的角度,我們就又多了一個機會。

金融的變局

瞭解大宗商品的朋友知道有這麼一個“規律”,因為美元是世界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因此,只要美元漲了,大宗商品的價格會響應下降一些,反之,美元跌了,大宗商品的價格會上漲一點。但是目前,作為全球大宗商品的龍頭老大--原油,它的走勢打破了這一規律,2020年的2月到3月間,因為疫情衝擊,以及俄國和沙特減產協議談崩,國際油價和美元同時大幅度下跌。如果把它理解成單獨事件,我認為也是可以的。但是從美國頁岩氣革命開始,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買家之一,逐步轉化為了它中東盟友們的競爭者。這一個深切的變化,使得美元對於石油的鋼鐵般的錨定效應出現了鬆動。因此,在美國頁岩氣產業被擠出去之前,俄羅斯可能不會輕易鬆口,把油價抬上去。從這個角度來說,油價可能會在先對低位,也就是頁岩油廠的成本線以下,呆較長時間。

低油價的最大受益者,是原油最大的買家中國。但是在佔據金融制高點的角度,成本的節約顯得微不足道。也就是說,原油為中國經濟節省的成本是短期的,但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買家的地位,這個價值更大。我們看到,上期能源中心推出原油期貨以後,短時間內就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原油品種。前期有不少投資者抄底原油,目前看來效果不佳。原因就是仍然以波動的角度去看待油價,仍然以錨定美元的格局來指導交易。原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工業在哪裡,原油才會在哪裡。前面我們講了,工業在中國,因此原油是中國取得人民幣定價權的首要目標。當然了,由於目前美國軍事、金融、科技仍然冠絕全球,因此這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我們再說一說美國的天量QE,潮水般的美元正朝著我們湧來。大量的美元會湧向哪裡?顯然,會湧向全球的核心資產。這個時候,保住匯率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零利率的背景下,國內資本尚且蠢蠢欲動想要出逃,那麼如果我們開始降息,那麼資本外逃很難阻擋。而外逃的方向,目前也只有美元一個選擇。美國可以無限印鈔的本質,在於美元錨定了國家信用,而人民幣的穩定,關鍵在於錨定了巨量外匯儲備。但是積累了這麼多年,我們的3萬億儲備在美國6萬億的潮水之下顯得壓力巨大。因此,既要保住匯率,又要保住利率,又要管制資本市場,我們陷入了“不可能三角”當中。政府很有遠見地推出了LPR,把存貸款利率分解,也發行了特別國債,希望緩解外匯儲備的錨定壓力,以期能夠通過部分國家信用緩解壓力。但是這仍然是治標之策,要治本,還是要從硬實力著手。

科技、金融、軍事

和平崛起的路徑,科技是先鋒,軍事是後盾,金融作保障。如果未來中國在中美競爭中取得上風,那麼獲得的規模收益,經濟版圖的擴張將遠大於國內市場的容量。有句話叫美國的股,中國的房,這種現象體現了馬太效應的預期。因為這種預期相對固定,美國的頭部公司,代表了美國的核心競爭力、蘋果、谷歌、微軟等,這些公司富有創意,而且利潤豐厚。而我們之前提到的中國核心競爭力,在於低成本,很可惜,不賺錢,但是中國對於基礎設施大量投入形成了確定性預期,因此特定地段的房產就成了核心資產。但是基建是為了經濟服務,而不是經濟本身,我們的機遇,需要逐步向高價值發展,規模的增加,提升的是國家硬實力,但是硬實力能否轉移成科技、金融、軍事的全面領先,乃至於軟實力的領先,才是未來需要著眼的邏輯。本次疫情,我們看到中國在國際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軟硬實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非常看好大國的崛起。中國也必將完成華麗轉身。

小結

我們以中美競爭視角,重新梳理了投資的邏輯。如果說中國現在和1900年的美國很像,當時美國的工業世界第一,開啟了強國崛起之路,那麼目前中國的工業世界第一,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但是美國也是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取得了各個領域的全面領先,中國想要完成民族復興也不是一蹴而就。在這段時間裡,中美的競爭是主旋律,投資的邏輯繞不開中美兩國。核心資產是最需要把握住的,中國和美國各不相同,中國正逐步在通信技術大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形成各式各樣的應用層,也在努力拓展經濟版圖,提振產品銷路,同時全力刺激國內的消費,維持工業規模,而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與這個過程息息相關。美國正在全力保證其科技領域的地位,同時努力防止高端製造業繼續流失。至於其他玩家,與中美相比,就顯得黯然失色了。疫情之下,我們看清楚了製造業的重要性,以及醫療體系市場化的失敗。生物科技也是可能出現工業革命的領域,因此兩國都會從這個角度發力,期望佔據制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