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

今天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隆重出場的是小柴胡湯。中成藥小柴胡顆粒其實就是小柴胡湯的製劑,你對它有了解嗎?

出處來源

小柴胡湯為歷代醫家所常用的名方,甚至有“一張小柴胡湯打天下”的說法,出自中醫經典醫籍,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相關原文共計20多條。國家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清肺排毒湯,就是由《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多首方子加減組成的,其中就有小柴胡湯。

主治病症

小柴胡湯主治病邪傳入少陽半表半里的疾病階段與狀態,以往來寒熱(陣發性發熱怕冷,寒熱交替)、胸脅苦滿(胸脅部滿悶)、嘿嘿不欲飲食(精神不佳、食慾差)、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脈弦為主要表現,號稱“小柴胡湯八大症”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是人體正氣(類似於免疫力、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如瘟疫)相互鬥爭的結果,以古代打仗作為比喻,外來敵兵就像是致病邪氣,城池中的對抗力量如同是人體正氣:

在表——汗法:雙方交戰於城牆周圍時,類似於中醫說的太陽表證,這時可以用之前介紹的麻黃湯等方治療,向外祛除病邪;

在半表半里——和法:當敵方突破城牆,交戰於房屋與城牆之間時,像是病邪來到少陽半表半里的地方,這時候雙方都有損傷,雙方纏鬥在一起,就要用本文介紹的小柴胡湯來處理,既要向外祛邪,又要安定內部;

在裡——下法、清法:如果敵人打到房屋裡面了,如同陽明裡證,就需要用之前介紹的白虎湯(清法)、大承氣湯(下法)等方藥來解決問題了。

此外,本方也主治熱入血室(子宮)證,黃疸,瘧疾,及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臨床應用範疇極廣,如果運用得當則療效顯著。

組成方解

小柴胡湯是中醫治療八法中“和法”的代表方,具有和解少陽,退熱止嘔等功用。由於該方治療外感疾病時所針對的病位既不在表(所以無法通過發汗而解決),也不在裡(所以也無法通過下法來解決),而是在半表半里病性上為正氣不足與病邪侵襲同時存在,所以治療上最適合和解、調和,既要向外祛邪,又要扶正,防止病邪傳入裡面,而不可用汗法、下法等針對表證和裡證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

該方由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炙甘草、生薑、大棗等共7味中藥組成,以“君臣佐使”的主次關係,相互配合而共同發揮作用,具有寒溫並用、攻補兼施、升降協調等特點。其中:

柴胡苦平,昇陽達表,透解邪熱,散半表之邪,為君藥(主藥);

黃芩苦寒,降洩退熱,清半里之邪,為臣藥(輔藥);

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人參、大棗益氣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內傳,共為佐藥(佐助之藥);

炙甘草助參、棗扶正,且能調和諸藥,為使藥(調和藥性之藥)。

去滓再煎

原文記載該方需要“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種去掉藥渣再次煎煮濃縮的特殊煎藥方法,被稱為

“去滓再煎”。去滓再煎的使用原因被認為與方中柴胡使用量大有關,並且可使藥的性味勻和,緩而持久(也是“和法”的具體應用),還可減少藥量,減輕藥液對胃的刺激,尤其適合嘔吐病人。

疾病在臨床實際中往往情況複雜而非單一,因此該方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

撰稿:張帥 徐浩

美編:劉啟予


本頭條號已開通私信輸入關鍵詞自動回覆功能,歡迎在私信對話框中輸入“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顫”、“心梗”、“心動過緩”、“心肌炎”、“神經官能症”、“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糖尿病”、“眩暈”、“心悸”、“亞健康”、“穴位”、“檢查”、“用藥”、“中藥”、“預防”、“飲食”、“養生”、“運動”、“睡眠”、“住院”、“就診”、“掛號”等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或相關提示信息。

注意:諮詢具體病情的問題,因涉及病史、症狀、檢查、用藥、診療經過等詳細資料,故不能在此處回覆,請在徐浩大夫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後諮詢,謝謝您的理解!

關注“徐浩大夫”今日頭條,瞭解更多健康科普!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週三下午 週六全天 週日全天
  • 特需門診:週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