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養孩子這件事,要算ROI(投入產出比),初看絕對是世上最最賠錢的事情。

這個小人一降臨,瞬間就把你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對於一個職場媽媽來說,養娃前幾年都沒有整宿的睡眠,每天頂著熊貓眼上班,神馬眼霜都是扯淡;好不容易有個週末,還得與娃鬥智鬥勇,見縫插針地處理老闆電話、釘釘群裡的工作;最要命的是在你以為工作和養娃可以並駕齊驅時,突然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英語脫口成章,眾人面前能翩翩起舞,你家孩子依然躲在你身後,怯生生地跟阿姨打招呼。比較是把利器,瞬間把你擊倒……

別跟我扯萬一未來的孩子很優秀,是下一個“巴菲特”呢。你先算算你知道如何培養出一個巴菲特嗎?或者就算你撞大運了,真撿到一個“巴菲特”,你還有多少命能享受吧?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但養孩子也確實是這個世界上ROI最高的事,這個只有養過孩子的人才知道。

養孩子的第一個回報就是被崇拜和被需要。一直都認為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這些都太帶成人自我包裝和鼓吹的嫌疑。所謂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其實根本原因是在這段關係中你感受到了你最缺乏最需要的東西——比如100%的崇拜,100%的需要

無論一個成人在職場、在社會定義中是如何平庸、甚至失敗,但在一個家裡,在孩子眼裡,他是個偉大的英雄。偶爾在非工作場合碰到與孩子在一起的同事,他將孩子鴕在背上,像個將軍舉起自己的軍旗一樣把孩子高高舉起。他的眼中閃耀著在公司裡從沒有過的光,你驚歎工作中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唯唯諾諾的他,在孩子面前是如此放鬆自如,如此堅定自信。

“爸爸,我夠不著”、“爸爸,我打不開”、“媽媽,我害怕”……在孩子純真的眼睛裡,你就是他的全世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繪本《我爸爸》會經久不衰——我爸爸比房子還高大、我爸爸是個大力士、我爸爸輕輕鬆鬆就跑了第一名……它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孩子眼中的爸爸,那種依賴,那種崇拜溢於言表。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這種被崇拜、被需要,對於成人來說,是沙漠裡的一股清冽的甘泉。激烈的職場競爭、名利場一次次的較量、無數個社會規則的“你應該”,每個成人心裡都有無數次的煎熬與懷疑——我不是公司裡那個最優秀的人,離了我,大家可以玩得很好;我不是一個好女兒,沒有給父母的晚年安頓好;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給不起孩子最好的教育;甚至這輩子我也只能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消失在芸芸眾生中……

我們在不斷自我懷疑中掙扎,只有在孩子這裡,你突然感覺掙脫了所有的束縛,原來我是這麼厲害,原來我是這麼不可或缺。在這段關係裡,你找到了《小王子》中小王子與一朵普通的玫瑰的關係,你願意為她澆水、為她捉蟲,為她蓋玻璃罩,她是你獨一無二的玫瑰花。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養孩子的第二個回報,養孩子會讓你慢慢明白到底什麼是重要的。

有段時間,我家孩子最近買了很多水鑽貼紙——就是那種塑料做的,可以到處貼的。她自稱是寶石,每天額頭、胳膊、床上、牆上到處貼,玩得不亦樂乎。

我逗她,“你有這麼多寶石,我們把它賣了,買個大房子如何?”

她歪著小腦袋說,“不要”。

“為什麼呀?房子多值錢呀”。

她頭都沒抬,繼續說,“但是房子沒法玩呀,寶石我可以帶著它睡覺,還可以跟你一起分享。”

是的,房子沒法玩,沒法分享,玩和分享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事情,對於一個生命來說,又何嘗不是重要的事情呢?到底是為了一個房子把自己壓得心力交瘁,每天喘不過氣,還是放棄那麼多貪念,與孩子一起玩玩“寶石”的遊戲,享受此時此刻,對生命來說更重要?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泰戈爾的《玩具》一直被世人傳誦。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裡,耍著折下來的小樹枝兒。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裡耍著那根折下來的小樹枝兒。

我正忙著算帳,一小時一小時在那裡加疊數字。

也許你在看我,想道:“這種好沒趣的遊戲,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時間浪費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會神玩耍樹枝與泥餅的方法了。

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與銀塊。

你呢,無論找到什麼便去做你的快樂的遊戲;

我呢,卻把我的時間與力氣都浪費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東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獨木船裡掙扎著要航過慾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裡做遊戲了。

是呀,成人把太多的時間與力氣浪費在攀比,浪費在虛榮、浪費在這些我們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上。我們掙扎著要航過慾望之海,卻忘了生命本來的美好。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養孩子的第三個回報就是最好的陪伴。

網上有個段子,一個大孩子被要求照顧一個兩歲的寶寶,剛開始他非常不情願,這完全無法溝通呀。後來發現,他打球,小寶寶就跟著當球童,他要跑,小寶寶也跟著瘋玩,他要玩橡皮泥,小寶寶也像模像樣地捏——突然感嘆,上哪兒去找這麼好的玩伴呀

是的,有孩子的家庭幾乎不會冷清,家裡總是熱騰騰的。你身後永遠多了一個跟屁蟲。她會纏著你要下樓去玩滑梯;她會在你心血來潮要畫畫時,搬來顏料畫筆跟你一起;你可以在暖陽的冬日牽著她小手,去吃兒時最愛的烤地瓜,不再擔心路人怎麼看你的吃相,跟她在一起,你就可以是個孩子。

那些在老公看起來“浪費時間”的瑣事,終於有人可以高舉雙手,“我也要,我也要”。你才發現自己那顆被世界“既要”、“又要”、“還要”的枷鎖束縛的心,居然還有一絲絲童心。養閨女的我,甚至做著美夢——哪天閨女變成閨蜜了,可以週末一起偷偷溜出去,穿著長裙,吃個甜點,做個SPA,了了未盡的少女心。

養孩子最賠錢,也是ROI最高的事

電影《找到你》,姚晨扮演的女律師找到自己被綁架的孩子時的獨白,說出了一個職場媽媽對於孩子的全部心聲。

對於孩子,我陷入了深深的懷疑,我覺得自己不配當個母親,我甚至覺得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別人的生命來完整自己。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只是對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而已。

最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帶我們成長,讓我們體會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那是一種自由。

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女性;如果你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但事實是,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利,因為有了孩子,我才瞭解了生命的意義,才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殘酷。

是的,孩子讓我們瞭解生命的意義,關於愛、關於自由,是孩子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說,養孩子是世界上ROI最高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