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和田玉料的“鬆“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玩玉,很多玉友喜歡先看和田玉的“松”“緊”,原石看鬆緊,成品更要看,它儼然成為了判斷玉質的

重要指標,如果一塊玉料看起來有點“松”,那麼自然玉的價值也會受影響…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不過,您別看“鬆緊”這詞挺簡單,但在理解上也讓很多新手犯了蒙。很多人覺得所謂鬆緊和密度有關,密度越高,料越“緊“。甚至也有朋友以松、緊作為判斷籽料的依據,認為料松的就不是籽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那麼以上說法對不對呢?究竟什麼樣的玉算松,什麼算緊呢?今天我們不妨聊聊玉料的鬆緊問題。

啥是“鬆緊”?

關於玉料的鬆緊是一種相對寬泛、口語的說法,有人說是和密度有關,也有人說玉質的緊密度有關,其實都有點道理。

但繞來繞去、歸根結底,其實大部分人說的都是這件事——結構。可以這樣說,結構的 粗細 排列 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所謂的“松與緊”。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通常纖維交織結構越細緻,排列越緊密有序,玉的品質就越好,質感就越渾厚越密實,肉眼看上去脂感更高。這也就是大夥所說的“緊“。

若是交織結構排列鬆散、間隙大,這種和田玉則會看上去則會很粗糙很水透,有點類似翡翠所謂的“水頭足”,但在和田玉里卻要不得,這也是我們大夥都在說的“松“。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打比方吧,大米粥熬的要看上去均勻、不稠不稀的才好,要是粥很散、水很多,那就是比例不對或者偷工減料了,賣相不好也不好喝。

如何看鬆緊?

其實很多玉料,我們也可以通過在自然光下或者垂直打燈下方式來觀察,看上去顆粒感不強或者不明顯的為好。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同樣,要是肉眼能直接看出明顯的結構。類似下圖 稀飯紋,那幾乎就可以判斷,這塊玉的結構好不到哪裡去了…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肉眼可見結構

大部分情況下,在商店櫃檯的白熾燈下,肉眼看結構會有點困難。這時就要藉助電筒側光打燈來觀察。

當然,結構是松是密 ,也需要我們通過裡面的結構來綜合考量。我們先拿幾塊籽料的平安牌看看。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這塊籽料平安牌,白度雖然一般,但結構真的超細,打燈後幾乎很難看到結構。結構可謂是非常的緊密了。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這塊籽料的雙龍紋祥雲牌,肉眼看牌面無暇,油性俱佳,而打燈看依稀也能看到縝密而有序的結構。

對籽料而言,雲絮越細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雲絮會略大些,白度又高結構又緻密的很少,價格是很貴的。但對籽料而言,打光無結構的畢竟還是少數。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而有些青海料打光反而看不到結構,青海料其實並不是雲絮結構細密,而是雲絮結構發育不全,放大後會發現其實更多的是細點狀結構。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俄料一般雲絮結構較大,同時夾雜斑塊結構,但也有少量很細的以至看不到結構的,高白打光看不到結構的以青海老料和優質俄料居多。

通過以上的說法,其實也側面說明了為什麼新疆籽料的地位總是如此之高,就是因為佔了結構的優勢。相對而言,籽料的結構要比俄料、青海料、韓料要細密,這也使得它的玉質感要更勝一籌。

不過這也引出了我們的下一個問題了,結構的“緊密“可以作為判斷籽料的依據嗎?換句話來說就是——

籽料一定“緊”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俗話說,籽料“十白九松“,這話雖然有點絕對,但其實是有道理的。

首先這得從和田玉里陽起石的含量說起,玉石內陽起石過低就會導致其色白而密度低,質地不緊密,視覺上和觸覺上都給人一種粗糙鬆散的感覺;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相反,如果陽起石含量高的話,其密度較大,拿在手裡有明顯的沉重感,此時要是其色澤和優質俱佳的話,更是一塊難得的好玉了。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所以我們看到大部分的青玉質地都會比一般的白玉細膩,那是因為青玉內陽起石的含量比白玉高很多,玉質內的晶體更加的均勻更加的細小。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緊”?籽料就一定緊嗎?



青玉就是因為有了較多的陽起石,玉體凝結有序,晶體更細小、均勻,充填完全,玉體看起來確實比少陽起石的白玉來的細膩。因此,優質和田白玉大多是“閃青”的,而純白的白玉會出現“十白九松”的情況。

總結起來就是,結構的“鬆緊“是判斷玉質優劣的,而並非籽料身份。所以,如果您看到籽料裡面有較松的料子,也不必奇怪了,這也算很正常的事情。

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關於松和細的說法其實沒有一定之規,和白度一樣,白中沒有最白,而細中也沒有最細。這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