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見,才會更有遠見

原創|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見,才會更有遠見

文|@培訓師梁輝

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二戰期間,美國人在太平洋一個小島建立飛行基地,運輸機天天在島上方轟隆隆地飛,往島上運送各種物資。

島上的土著一看,媽呀,這玩意兒太厲害了,整天雲裡來霧裡去,神龍見首還能見尾,簡直就是天神下凡啊。

後來二戰結束,美國人撤了。

再過了些年,有人回戰鬥過的地方懷舊,發現島上土著用乾草紮了一個飛機模型,沒事就給飛機上貢,特殊日子還會齊聚於這個模型下祈禱祭祀。

不禁目瞪狗呆。

看到這裡朋友們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島上土著之所以能夠幹出我們眼中那些愚蠢可笑的的行為,絕對不是因為笨,只不過是見識太少罷了,在他們的認知中,從來就沒有飛機這個物種,

哪怕是島上最聰明的人,面對未知,也會拜服於這種他們無法理解的力量之下。

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也有很多反映見識少的典故或成語,比如井底之蛙,比如夏蟲不可語冰等等。

可見,有些時候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除了努力之外,眼界見識也很重要。

小時候娛樂方式太少,再加上有段時間體弱多病,所以喜靜不喜動,最喜歡的消遣就是看書。

其中給我帶來最爽閱讀體驗的就是武俠小說,有一段時期,什麼金、古、溫、梁我是讀了一個遍,這類小說當中往往有一個套路,就是隨著主人公的成長,見識、眼界的開闊,相對應書中匹配的配角,其能力值也是水漲船高。

最早的時候,可能一個村裡的惡霸就整得主人公要死要活,差一點要躺下來唱征服,後來機緣巧合,主人公走出小圈子,到更大的世界去,各種努力加上際遇,最後達到拔劍四顧心茫然,舉目無敵的至高境界。

不走出去,見識各種高人,不僅主人公毫無寸進,甚至故事都無法進行下去,搞不好直接就要轉劇場,變成鄉村生活劇的模式。

在《射鵰》中,江南七怪剛出場,個個身懷絕技,儼然高人,可是後來遇到丘處機,七怪綁一塊與之對決時也是吭呲帶喘費勁吧啦,還不一定打得過,這時候,彷佛有一道高光照射在長春真人身上,丘處機簡直神仙之姿。

如果看過小說,你懂的,丘處機但凡遇到“五絕”其中任意一個,他馬上弱如菜雞,讓他圓就圓,要他扁就扁,前面還像神仙中人,這一刻馬上毫無還手之力,被人按在地下摩擦,別說他,全真七子出動“天罡北斗陣”也是枉然。

書中的郭靖如果不是走出來,見識過更多高人,估計撐死了也就是江南七怪的水平,頂多也只能在一些小毛賊身上找找大俠的感覺,絕無可能成為後來的俠之大者。

過去我們形容人不自量力,到高手前賣弄往往會用“班門弄斧”或者“關公門前耍大刀”來形容。其實換個角度,

向高手學習,與高手切磋,這不是成長最快的途徑嗎?(當然,前提是高手願意搭理你)

就算不能馬上成為高手,至少可以擴寬眼界,知道自己與高手的差距,而不至於躲在自己的“小王國”裡顧盼自雄,妄自尊大。你說弄斧子不去魯班門前還能去哪裡?去李班、王班家,他們也不懂啊。

在金庸先生營造出來的武俠世界裡,有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江湖盛事——華山論劍。

參與的高手們來自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不論門派,東至東海,西達西域,南到大理,北逾黃河。這場論劍不僅奠定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五絕”地位,也留下許多武林中人一代代口耳相傳的江湖傳奇。

華山論劍,不過是書中情節,小說家言,我們即便再心神往之,也是身不能至的。

時間推移,直至今日,就像武林中的華山論劍一般,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巔峰論壇,比如培訓行業的高端峰會——2019國際培訓博覽會。

原創|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見,才會更有遠見

到今年已經是第八屆,歷屆論壇大咖雲集,高人匯聚,第八屆在前幾屆的基礎上升級迭代,更具國際化視野和產業高度,各種高端思維激盪,行業趨勢分析,培訓產品發佈......

培訓業同仁們只要願意參與,都能共襄盛舉,平素裡難得一睹真容的大咖們都彙集於此,與您一起坐而論道。

來吧。

來了,才會看見。

看見,更有遠見。

原創|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見,才會更有遠見

還有訂課優惠狂歡,堪比培訓業的雙十一。

原創|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見,才會更有遠見

【會議時間】:2019-11-28 09:00 — 2019-11-30 17:00

【報名截止】:2019-11-20

【諮詢熱線】:肖娟 139228013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