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梵音洗尘心


一曲梵音洗尘心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

许多人就是怀着这样一个简单的念想,一路前行,跋山涉水,只为赶赴一场与佛的约定。善男信女们来普陀山焚香祈愿,佛前叩拜,求得夙愿。而于我而言,佛前并无所求,只为觅一片净土安放心灵。

一曲梵音洗尘心

普陀山岛上的梵音洞,便是我向往之地,她位于岛上最东端的青鼓垒,与北端的潮音洞并称“两洞潮音”,最适宜听潮观海。平时少人迹,是一处僻静之地,潮起潮落,自顾自地澎湃着、美丽着。是岛礁悬崖间的一个天然洞窟,清康熙皇帝“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若壁间有石砌台,台上耸立双层佛龛,名“物阁”,供奉着干手观音,虽没有名刹殿堂的气势恢宏,却处处浸润着古朴精致,灵逸清幽。

一曲梵音洗尘心

“山谷幽深杖策寻,归来日色已西沉。雪涛怒击玲珑石,洗尽人间丝竹声。”那是1929年的个夏天,郁达夫偕妻子王映霞以及作家友人王鲁彦夫妇、楼适夷等同游普陀山,一起倾听梵音洞潮声留下诗作。此时的我,亦是追寻着诗人的心境,伫立在梵音洞前,听雪涛怒击玲珑石,任潮水濯净心中杂念,了悟“出浊世而入清境”之禅意。

一曲梵音洗尘心

梵音洞是海水侵蚀的杰作,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在远处,望到的是悬崖峭壁间的楼阁,脚下却是暗潮汹涌的大海;在近处,神秘莫测的奇岩怪洞,云雾缭绕,潮水拍岸。山海风光,别有洞天承载了天然的灵秀气韵,似乎这里的一石一洞叶一花,皆有不可言说的佛性。禅林深处的古庵,恰好给行云流水的匆匆过客一个温暖的驿站,而人生行途中遇见的每一个骤站,每一次停留,每一处风景,都会让你从迷茫走向清晰,从暗嚣走向宁静,从浮躁走向淡泊。

山水有情,干年流转,这里有“梵音洞中现观音”之说,亦真亦幻,半醒半梦,都不过是信徒心中的一份执念罢了。“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你只需在梵音洞前驻足而观,便会被眼前缥缈的幻境所迷醉;静心聆听,碧海潮生,梵音低唱,如梦似幻。你纵然只是凡尘俗子,清激的海风亦会为你洗尽尘埃,让你的内心洁净如莲。耳胖湖声掠过,时而细柔,时而激荡,细柔到隐约听见时光划过水面的声音,激荡到仿佛击碎了礁岩千年磨洗的坚硬。

一曲梵音洗尘心

穿行在松林曲径,松涛阵阵,一呼一吸间却也透着幽幽的清香。此刻,心若莲花淡淡开,一袭芬芳,氤氲成指尖的几缕禅意,缱绻不相离。踏在细碎的时光里,容你怀抱如莲情怀,一寸步履,一抹清欢,于千百次的回眸中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相遇而安,且行且珍惜。

一曲梵音洗尘心

拾阶而上,登临梵音洞的顶端,山顶有一座精致的小凉亭,在此小憩,不禁想起一部曾在梵音洞拍摄的老电影《落山风》:一位尘心未褪的尼姑演绎一段凡尘未了的情缘,剪不断的情丝纠缠,结果是苦梦一场。此岸的莲花净土,终究抵不过彼岸的万丈红尘。当落山风吹过海面,岸上望潮花落切尘缘已尽。凭海临风,苍茫无际,低头是惊涛拍岸的浪潮,抬眉却是南海观音的慈悲妙容相视无语,唯独让你的内心柔软下来,尘世纷杂安然释怀。

一曲梵音洗尘心

佛阁的钟声响起,那是僧尼涌经的召唤,亦是悠悠的离别音。木鱼声声,梵音袅袅,一炷檀香,盏烛光,将径纶点亮,祭莫曾经的岁月,追忆流走的时光,莫说部华易逝,籍然回首,幅然醒悟不管是时光将你遗忘,还是你让光阴虚度,浮沉起落,悲欢离合,亦如云烟散尽,唯有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才能将人生的路走得更悠远、更从容。

一曲梵音洗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