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家裡如果有一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自然令人頭痛,父母們也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學習好、不調皮。

要是哪一天自家熊孩子惹毛了自己,你也許會邊教訓孩子邊在心裡暗自哀嘆:要是有一個什麼都聽我的孩子該多好呀!

可家裡真的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你真的應該高興嗎?

答案是不一定。

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原因:“隱性攻擊”——父母容易忽視的現象

因為“什麼都聽你的”不代表他是心甘情願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乖孩子或許只是表象

他們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表現自己的不滿。

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的《隱性攻擊》一書中對“隱性攻擊”做了這樣一個定義: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這種心理會導致人們以一種寧願迴避的方式做事,但是這麼做的結果是他們非常不開心、內心常常有怨恨的情緒。這種心理發展到極致則有可能使人崩潰

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在家庭中,父母在 “權力”、地位、智力等各個方面都處於強勢的地位,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父母就是掌握著生殺予奪權力的皇帝,而孩子就是任父母宰割的普通老百姓(這裡僅指雙方能力的對比)。

通常,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指責、管教,而孩子最好是默默忍受,因為一旦孩子正面反擊,即使父母有錯,父母也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而對孩子大發雷霆。

所以,“懂事”的孩子會選擇都聽父母的,在特別強勢的父母那裡尤為如此。

可以說這,是一種畸形的家庭關係。

孩子“只能通過拖延、懈怠、抵制等手段予以回擊”,這就是墨菲所說的“隱性攻擊”。

而這種情緒對孩子的成長、家庭關係都極為不利。

但很少有父母認識到這一點。

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結果:老好人性格——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設想一下,即使孩子不會“揭竿起義”,孩子也會在心裡自動的和父母“保持距離”,當父母過於強勢,加上父母本身所具有的權威性,孩子往往選擇沉默,內心與父母產生疏離感,事事皆聽父母的。

而這種性格一旦養成,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比如說性格上自卑,表現為不願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會拒絕別人的任何要求、自己怎麼樣無所謂等。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老好人”性格。

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他們就好像帶著一張面具,即使自己不願意做某事,但為了不“傷害”對方還是答應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即使他拒絕了,對方也並不一定生氣,但即使生氣了又能怎樣呢?難道就不允許自己說不嗎?

適當拒絕有利於體現自身價值。但是他們往往寧可委屈自己,也不願冒這個險。

從側面上說,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

豆瓣評分高達9.3,於2019年7月19日開播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中的女主人公凪也是一種老好人性格,而凪的自卑實際上來自母親對她不接受的本質。凪的母親主觀上希望自己女兒過得更好,但實際上她對女兒生活的干預與控制卻讓事情南轅北轍。

反思:尊重平等——讓孩子找回自我

家裡有個什麼都聽你的“乖小孩”,父母該高興嗎?

強弱力量的對比造成的“隱性攻擊”不止存在家庭中,學校、社會都有可能存在。

所以,如果“熊孩子”突然變成了“乖小孩”,曾經好動的小孩突然變文靜了,家長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一變化。,

一言以蔽之,不要要求孩子什麼都聽你的。

正如蔣方舟媽媽那樣做的,在干預女兒選擇前,把自己想成“禍害”,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干預孩子的選擇。

父母應該給與孩子以平等的尊重,給與他們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

孩子需要一個通情達理的爸爸媽媽、需要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