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公孫瓚是三國裡的龍套諸侯,其實他是堪比關羽的猛將

他在《三國演義》裡早早出場,又早早退出,畢生最大貢獻是給讀者帶來了白馬銀槍的小將趙子龍。他的老師是大儒盧植,同學是大耳賊劉備,對手是四世三公的袁紹,但在讀者觀眾的眼中,他只是一個行走的經驗包,一個早早領盒飯的龍套。


其實,公孫瓚的一生,是光榮而偉大的一生,是不曾虛度的一生,只是,他身邊的人實在太牛了。

你以為公孫瓚是三國裡的龍套諸侯,其實他是堪比關羽的猛將

他不是世家大族,甚至連劉備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祖宗也沒有,他只有才氣和志氣,在郡守那裡當書佐,被太守看中,把女兒嫁給了他。放在今天,公孫瓚就是秘書派——給領導當秘書,娶領導女兒,靠領導的人脈往上爬。

太守送女婿去盧植那裡深造,一是去中央學校鍍金,二是擴展人脈關係,回來之後還是跟著太守幹。太守調到日南這個地方,公孫瓚作為女婿和接班人也得跟著去。

你以為公孫瓚是三國裡的龍套諸侯,其實他是堪比關羽的猛將

臨走前,公孫瓚祭拜閒人,才氣大發,說:“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日南瘴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於此。”公孫瓚作為青年幹部,跟隨老領導發配邊疆,已經做好了紮根當地的準備。不料,走到半路,太守被赦免,公孫瓚也被提拔做了遼東屬國長史,開始了個人奮鬥。

公孫瓚主要和鮮卑人打架,今天你捅我一刀,明天我爆你菊花,不過公孫瓚人高馬大、兵強馬壯,鮮卑人被他按在地上摩擦,揍得不要不要的。一天,公孫瓚帶著幾十個人去塞外考察,遇到一隊鮮卑士兵,幾百人,狹路相逢,公孫瓚對戰友說:“今不衝之,則死盡矣。”今天不衝上去幹他,全都要死!

你以為公孫瓚是三國裡的龍套諸侯,其實他是堪比關羽的猛將

“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亦亡其從騎半,遂得免。鮮卑懲艾,後不敢復入塞。”

生在漢武朝,他或許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生在貞觀朝,他或許就是二百騎兵踏平突厥牙帳的蘇定方,但他不幸生在亂世,就只能是個被袁紹打敗的菜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