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如何懲治和珅

嘉慶如何懲治和珅

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乾隆小39歲,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家原住在北京西直門內驢肉衚衕,父親曾任福建副都統。和珅十來歲時,有幸進鹹安宮官學(地點在皇宮鹹安宮),學習儒家經典和滿、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5歲參加了順天府鄉試,沒有考中舉人。但和珅因為出身滿洲,做了宮廷三等侍衛,開始出入宮廷。這個差事給和珅接近乾隆提供了機會,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於紫禁城養心殿。嘉慶帝顒琰在乾隆死日親政。嘉慶在辦理大行皇帝乾隆大喪期間,採取斷然措施,懲治權相和珅,舉朝上下,大為震驚。

乾隆做了四年太上皇,仍緊緊地把持著實權。這時的和珅依然受寵,但是畢竟形勢發生了變化。和珅在乾隆與嘉慶間採取“四手”:第一手是緊緊依靠太上皇乾隆,第二手是討好嘉慶皇帝,第三手是限制嘉慶皇帝的權勢,第四手是防止嘉慶日後對自己進行懲處。所以他在乾隆和嘉慶之間、在嘉慶面前和背後,都表現了“兩面派”。

和珅竭盡全力限制嘉慶,培植任用自己的親信。嘉慶即位時,他的老師朱珪當時任廣東巡撫,向朝廷上了封表示慶賀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狀,不過乾隆未予理睬。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準備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學士,嘉慶寫詩向老師表示祝賀。和珅又到乾隆那裡告狀,說嘉慶皇帝籠絡人心,把太上皇對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這一次,乾隆生氣了。他問軍機大臣董誥:“這該怎麼辦?”董誥跪下勸諫乾隆說:“聖主無過言。”乾隆才作罷。不久,和珅還是找了個藉口,慫恿乾隆將朱珪從兩廣總督降為安徽巡撫。和珅還將他的門下吳省蘭派到嘉慶身邊,名義上是幫助整理詩稿,實際上是監視嘉慶的言行。嘉慶二年(1797年),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病故。和珅只知進、不知退,便成為領班軍機大臣。這時的乾隆,已年老體衰,記憶力很差,昨天的事,今天就忘,早上做的事,晚上就不明白了。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也就更加為所欲為。

和珅自作聰明,作繭自縛,自壞其事。顒琰當皇子時,被定為儲君。和珅密知此事,於乾隆公佈嘉慶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給顒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對嘉慶繼位有擁戴之功。嘉慶笑在臉上,恨在心裡。但因和珅是乾隆的寵臣,老奸巨猾,朝廷上下,各種關係,盤根錯節,不便動手。嘉慶在乾隆死後短短的15天裡,就把一個被先帝恩寵30年的“二皇帝”加以懲治,舉措得體,乾淨利落,取得勝利。嘉慶採取的辦法是:

第一,欲擒故縱。嘉慶繼位後,太上皇還健在。他面對一個老謀深算,並深受太上皇寵愛的和珅,採取了欲擒故縱的策略。和珅的一舉一動,他看在眼裡,不動聲色。有些大臣在他面前批評和珅,嘉慶說:“我還準備讓和珅幫我治理國家呢!”嘉慶向太上皇奏報的一些軍國大事,也經常讓和珅去代奏、轉奏,以此表示信任,穩住了和珅。

第二,調虎離山。乾隆駕崩,和珅失去靠山,死期已經逼近。當天,嘉慶一方面任命和珅與睿親王等一起總理國喪大事,一方面傳諭他的老師署安徽巡撫朱珪來京供職。初四日,嘉慶發出上諭:譴責在四川前線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玩嬉冒功,並藉此解除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處大臣職務。嘉慶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擅離,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這實際上削奪了和珅的首輔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軍政大權。

第三,突然出擊。正月初五日,給事中王念孫等官員上疏,彈劾和珅弄權舞弊,犯下大罪。初八日,嘉慶宣佈將和珅革職,逮捕入獄,在朝野掀起政治大波。嘉慶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如初八日,嘉慶命令從即日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向皇上奏報,軍機處不得再抄錄副本,各部院大臣也不得將上奏的內容事先告訴軍機大臣。並命宗室睿親王淳穎、定親王綿恩、儀親王永璇、慶郡王永璘等分別掌握軍政大權。

第四,製造輿論。嘉慶命各直省和在京大員,就和珅事向朝廷表態。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表態,他在奏摺中指責和珅喪心病狂、目無君上、蠹國病民、貪黷放蕩,真是一個無恥小人,請求將其“凌遲處死”。“凌遲”就是千刀萬剮。嘉慶立即批示,在京三品以上官員討論這個意見,若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自行向皇帝上奏。實際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見定下基調,並通報各省督、撫,要他們都表明態度。

第五,懲辦和珅。初九日,在公佈乾隆遺詔的同時,將和珅、福長安的職務革除,下刑部大獄。命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瑆等,負責查抄和珅家產,並會同審訊。初十日,嘉慶御批“實力查辦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審訊後,嘉慶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主要有欺騙皇帝、扣壓軍報、任用親信、違反祖制、貪汙斂財等。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會議,奏請將和珅凌遲處死,將同案的福長安斬首。嘉慶四年正月《上諭檔》中記載:嘉慶諭示“和珅罪有應得”,就是說怎麼嚴懲和珅都不過分,但考慮到他曾任領班軍機大臣,為了朝廷體面,賜他自裁。據說和珅在獄中,自知生命不久,對著窗外元宵明月,感慨賦詩道:“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有這樣的鏡頭�漢瞳|得到嘉慶皇帝賜給他的三尺白綾,在獄中自盡。福長安以阿附和珅,令其到和珅死所跪視和珅自裁,並革去軍機大臣、戶部尚書職,逮下獄,籍其家。

第六,講求策略。嘉慶說,和珅得罪的是先皇,所以要在皇父大喪期間,處治這個先皇的罪臣。和珅被誅後,其黨羽皆惶恐不安。有的朝臣上疏,力主窮追其餘黨。嘉慶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除掉和珅後,馬上收兵。對和珅的親信,除伊江阿、吳省蘭、吳省欽等人給予處分外(和琳已死),其他由和珅保舉升官者或給和珅送賄者,概不追究。嘉慶宣諭:“凡為和珅薦舉及奔走其門者,悉不深究。勉其悛(quān)改,鹹與自新。”此諭一下,人心始安,政局穩定。

嘉慶對和珅的懲治,動作迅速,乾淨利索,寬嚴適當,十分成功。這是嘉慶皇帝一生處理重大政治事件中最為精彩的一筆,也是他作為政治家的惟一傑作。但是,嘉慶定和珅的第一大罪是:在宣佈皇太子前一天,和珅向他送如意以示擁戴之功。這表示和珅要投靠新主,其心不能算惡,既不叛君主,也不反社稷,此條構不成殺頭之罪。嘉慶將此定為和珅第一大罪狀,表明嘉慶胸中沒有大格局,掌上沒有大手筆。這是嘉慶親政之後,平庸性格的一次表露。

不過,嘉慶對和珅的功績和才能還是肯定的。嘉慶十九年(1814年),在和珅被殺15年之後,清國史館將編修的《和珅列傳》(稿本)送呈嘉慶審閱。嘉慶見記載簡略,只記錄了和珅的一堆官階履歷,很不滿意。他硃批道:“和珅並非一無是處”,他“精明敏捷”,任職30年,還是做了很多的事。只是和珅貪鄙成性、怙勢營私、狂妄專擅、貪婪專權,才不得不加以重罰。

《清史稿·和珅傳》記載:“仁宗(嘉慶)嘗論唐代宗殺李輔國,謂:‘代宗為太子,不為輔國所讒者幾希。及即帝位,正其罪而誅之,一獄吏已辦。’蓋即為和珅發也!”這說的是唐代宗誅宰相李輔國的史事。《舊唐書·李輔國傳》記載:李輔國,出身卑賤,年少被閹,相貌醜陋,粗通文字。在太子東宮是一個餵馬的太監。安史之亂中,他力勸太子即帝位。肅宗即位後,升為太子管家。後來官運亨通——任開府儀同三司、郕(chéng)國公、兵部尚書、博陸郡王。肅宗死後,代宗即位,尊為尚父、司空兼中書令。《新唐書·李輔國傳》也記載:代宗既嗣位,不願大張旗鼓地殺李輔國,只差遣俠者,深夜將其刺殺之,割下頭顱扔到溷廁中。但代宗仍對此事保密,刻木代其首以葬。嘉慶對和珅的處理,很像唐代宗對李輔國的處理,就是不願深究、不想把事情搞大,而是作為個案處理。

但是,和珅的問題已不僅僅是個案,而是成了社會現象,可以叫做“和珅現象”。和珅這樣一個出身“少貧無藉”、鄉試不中的生員,由普通的宮廷侍衛,32歲成為軍機大臣。以後更是青雲直上,富貴常葆,登峰造極。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和珅現象”的出現是老年帝王專制的必然。乾隆自詡“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意驕志滿,倦怠朝政。他喜歡阿諛逢迎,那就必然滋生和珅這樣的人。高陽先生認為,和珅的問題“高宗至少要負一半的責任”。這話說得還不夠。嚴格說來,“和珅現象”的責任在乾隆皇帝,和珅是乾隆朝君主專制腐敗機體上的一個毒瘤。當時,乾隆皇帝身邊有四種人——后妃、太監、皇子、朝臣,后妃不能代他處理軍政要務,太監不能陪他和詩品畫,皇子太近怕其“覬(jì)覦(yú)大位”,大多朝臣又不會像和珅那樣曲意逢迎。因此,和珅有著后妃、太監、皇子、直臣既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乾隆皇帝對他既喜愛又依賴,自然遇事會替他撐腰。當時,大學士阿桂同和珅不合,狀元出身的王傑,也不買和珅的賬。陳啟元《庸閒齋筆記》記載:一天,和珅在軍機處拿著一幅石墨畫軸,王傑說:“貪墨之風,以至於此。”和珅指著王傑的手說:“狀元宰相手果然好。”王傑說:“這手只會做狀元宰相,不會要錢,有甚麼好處?”后王傑告老還陝西韓城鄉里,嘉慶送他的詩有“清風兩袖送韓城”句。但是因為乾隆的緣故,嘉慶《平苗圖》他們拿和珅沒有辦法。和珅在朝20餘年,未嘗一被彈劾。他稍見端倪,必設計除之。前面講的曹錫寶彈劾不成反遭譴責就是一例。

嘉慶懲治和珅案沒有株連,也沒有擴大化,這是嘉慶的聰明之處;但他只把和珅當作個案處理,而沒有把“和珅現象”當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決,進行制度性的改革,這是嘉慶的平庸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