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地鐵,代表著快速通勤,意味著人氣。

在重慶這樣一個“山隔水阻”的城市,意味著城市板塊與板塊之間,早晚高峰上下班的朋友,都要舒口氣了...

比如之前的巴南、大學城、茶園,都分別依靠著3、1、6號線的開通,為板塊輸送了大量在市區沿線工作的剛需置業人群。

形成了標準的“軌居生活”模式

軌道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表明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其規劃佈局及密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該區域價值!

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軌道、地鐵

千呼萬喚的重慶第四輪軌道建設終於來了。

我們一起盤一盤。


01


從無到有,從單線到網絡化運營,重慶用了16年的時間。

到現在,重慶8條軌道線,軌道交通合計運營里程超過300公里,日均客運量衝破了280餘萬乘次。

位居全國第六

軌道與城市規格和能級,是高度匹配的。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打開一張軌道交通線路圖,會發現重慶地鐵網絡早已經遍及各個板塊。

越是中心區域,地鐵越是密集。

而且,站點的軌道交匯數量往往與周圍房價成正比關係

區域內的地鐵線路越多,區位價值越會明顯。

一句話,跟著地鐵規劃走,總是不會出錯的。


02


4月10日,重慶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線路環評公示啟動,市軌道集團和市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一共對外公示了6條規劃線路環評。

  • 1)披露了具體的軌道站點;
  • 2)算上重慶2020年重大項目安排在建的10個軌道項目,重慶主城區內的軌道建設項目達到了16個!這是很驚人的!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圖片截自重慶2020年軌道交通重大項目)


  • 3)揭露了第四輪軌道建設重點,在於東/中/西三大槽谷的聯繫。

具體來看。


軌道交通4號線西延伸段盤桂路站-民安大道站段: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他是龍興始發的4號線的延伸。

從新增這一期的走勢上看,幾乎是江北城區的橫向線路,新增的線路,加強了大石壩、石馬河的軌道交通覆蓋。

軌道交通6號線重慶東站延伸段重慶東站-茶園站(不含)段: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軌道6號線的延伸段,目的主要還是服務重慶東站。

“重慶西一戰”過後,終於在對外鏈接、高鐵推動上開始“主動出擊”,應該欣慰。

至少以後從長沙、武漢來的朋友,不用再為被黑車師傅痛宰感到失望了。

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重慶東站-幹壩子站: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8號線,主要任務是

  • 1)連接江南新城內部,增加內部聯繫
  • 2)未來聯通龍興-茶園,連接廣陽島南北兩個城市副中心
  • 3)為東站疏流

這裡的彩蛋,有可能是未來“長江上游第一生態島”廣陽島建成後,8號線,就含有了觀光打卡的性質

軌道交通27號線璧山-重慶東站: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看到這圖,你想到什麼?

璧山成了!

重慶唯一通軌道的區縣城市板凳都沒坐熱,這下又來了一條。

都問璧山第十區的底氣何在,我想這大概就是吧。

照規劃看,27號線站點不多,是快速線路,橫穿主城區,最終抵達東站,成為串聯重慶東西的大動脈!對東西部槽谷,利好非常明顯。


軌道交通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富華路站(不含)-東至小什字站: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18號線,從重慶天地的富華路站,經九龍半島抵達巴濱路區域。

而從新增建設站點分佈看,這一段,實際上延伸了巴濱、九龍半島方向往渝中的通勤。

而且,一路上盡是沿江景點,經過「重慶站」、十八梯,最終抵達朝天門。

圖上我們還看到了什麼呢?

大坪,真不得了。

5軌交匯!

不僅已經有1/2兩條地鐵線路,而即將開建的18/27號線都是彙集於此,包括一條遠期規劃的26號線...屆時,大坪將錦上添花,成為5條地鐵線交匯的明星板塊!

名副其實的重慶幾何中心。

估計誰也沒料到,老將大坪煥發新生!


軌道交通15號線曾家站-兩江影視城站:

開足馬力,重慶新一輪軌道交通利好來了!(附詳情分析)

15號線一定是全重慶都在翹首期盼的線路。

因為他實在太長,且太重要了!

一路從高新區、科學城,經過禮嘉、照母山這樣的熱點地帶,經過機場,開到龍興。

不僅是一條穿越中心區域的線路,還橫向串起了兩江新區、高新區,橫貫東西,重慶高新產業最集中的大動脈!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條產業連接樞紐!

15號線沿途的房產價值,因此擁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03




其實已經不難看出,隨著三大槽谷交通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重慶大都市圈的格局已經很明顯了。

其一,對重慶而言,軌道交通建設不僅肩負著緩解市內交通壓力的使命,更應該站在未來謀劃今天。而當下的機遇是:如何更好的對外搶抓承載成渝一體化紅利,對內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以渝中為核心的軌道交通大網正在消弭板塊界限,促進“東/西一體化”發展

其二,是重慶的軌道一小時交通圈在不斷擴容。

重慶的擁堵,全國聞名,其一,山水地貌所致,其二,軌道交通射線性發展,缺乏串聯,導致不方便。

而五年後,這個局面將大幅改善。現在1小時的通勤時間,在第四輪以後,就可能只要30多分鐘,我們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幅提高,對於買房,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其三,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地鐵這種交通工具,他很貴,因此,他基本上代表了城市發展的重心或方向,軌道越密集,意味著越核心新增地鐵更多的地方,是否意味著他會是未來一段時間新發展的中心

投資機會,更是隱藏其中。

總之,這是大好事!

更好的重慶,指日可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