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提控制法,對自閉症孩子如此重要?

ABA是什麼

ABA(應用行為分析法)就是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孩子身上那些能夠被我們發現的“外顯行為”,研究行為發生的前提、行為本身的特點(客觀記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強度),及行為發生後出現的結果(我們或環境是有意無意地對這些行為進行了激勵、打壓還是忽略),來幫我們把控和改變孩子的行為發生趨勢(如果行為之後的結果是行為人喜歡的,那麼行為就會增多,反之亦然)。

ABA原理

從理論層面來看,我們需要掌握的有三部分內容:

1、ABA的起源和效果

ABA起源於行為心理學,無論在科學實驗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被證明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在洛瓦斯教授的研究干預中,19名兒童中有9名症狀基本消失,10名有不同程度的進步。ABA甚至可以讓腿部殘疾的小狗學會奔跑,更不用說用在人身上的顯著效果了。

2、ABA的核心

ABA的核心是通過了解行為發生的前提,觀察行為本身,確認行為發生後出現的後果這三大手段來實施干預,讓行為按照期望的趨勢發展。

前提、行為、後果都很重要,但其中最關鍵的是通過控制後果來操控行為。

3、干預的三大原理

ABA干預最基本的原理也就三點,很好記:行為強化(針對好行為)行為消失(針對以前被強化過的問題行為)懲罰(針對嚴重的問題行為)

上述理論方面的概念是《ABA改變孤獨症》的基礎,瞭解清楚這些概念後,我們就可以理解到ABA的精髓,後面學習操作技術時就能清晰很多,也可以避免在應用中出現誤解和誤用。

MUST行為引導技術

MUST行為引導技術是在應用行為分析的原理基礎上,結合兒童發展學,兒童教育學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具體的行為改變的實操技術。

MUST行為引導技術由四部分組成:M——Motivation(動機),U——Understanding(理解力),S——Skills(技能),T――Trainning (訓練)。MUST行為引導技術由MUST孤獨症綜合療法、普通孩子行為引導矯正組成。旨在為通過激發動機,提升理解力,促使好行為增多、壞行為減少。

為什麼要運用前提控制法?

控制前提本身不是改變行為的原因,但是因為前提的改變經常都會導致後果的改變,所以通過控制前提,能夠相對容易地實現後果的。

對於這一點,古人已經在很好地運用這個前提控制技術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為什麼前提控制法,對自閉症孩子如此重要?

孟軻的母親非常注重對小孟軻的教育。為了讓兒子能接受良好的影響,曾經不厭其煩三次搬家。

第一次搬家,搬到一家道場附近,結果孟軻每天跟著道士們學習如何做法事。

第二次搬到一個市場附近結果孟軻每天都學習市儈之人算賬做買賣。最後她終於選擇了一傢俬塾為鄰居。這樣孟軻每天都跟著讀書習文,終於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學問家。

為什麼前提控制法,對自閉症孩子如此重要?

這裡,我們姑且不去評價孟母的教育觀,從這個例子中看到的點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孟母通過三遷居所,為孟軻提供了不同的成長環境,結果孟軻的興趣志向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可見,控制前提對於期望行為的出現是多麼的重要。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家長想為孩子選擇名校,他們其實是希望有一個良好學習氛圍來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關於這一點的利弊,

本文不做討論,只是提醒大家注意控制前提對於期望行為出現和不期望行為避免是多麼的重要。對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來說,前提控制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MUST行為引導技術。

本文摘自:《ABA改變孤獨症》

ABA是如何改變孤獨症的

為什麼前提控制法,對自閉症孩子如此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