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前提控制法,对自闭症孩子如此重要?

ABA是什么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就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孩子身上那些能够被我们发现的“外显行为”,研究行为发生的前提、行为本身的特点(客观记录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及行为发生后出现的结果(我们或环境是有意无意地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激励、打压还是忽略),来帮我们把控和改变孩子的行为发生趋势(如果行为之后的结果是行为人喜欢的,那么行为就会增多,反之亦然)。

ABA原理

从理论层面来看,我们需要掌握的有三部分内容:

1、ABA的起源和效果

ABA起源于行为心理学,无论在科学实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被证明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洛瓦斯教授的研究干预中,19名儿童中有9名症状基本消失,10名有不同程度的进步。ABA甚至可以让腿部残疾的小狗学会奔跑,更不用说用在人身上的显著效果了。

2、ABA的核心

ABA的核心是通过了解行为发生的前提,观察行为本身,确认行为发生后出现的后果这三大手段来实施干预,让行为按照期望的趋势发展。

前提、行为、后果都很重要,但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控制后果来操控行为。

3、干预的三大原理

ABA干预最基本的原理也就三点,很好记:行为强化(针对好行为)行为消失(针对以前被强化过的问题行为)惩罚(针对严重的问题行为)

上述理论方面的概念是《ABA改变孤独症》的基础,了解清楚这些概念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到ABA的精髓,后面学习操作技术时就能清晰很多,也可以避免在应用中出现误解和误用。

MUST行为引导技术

MUST行为引导技术是在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基础上,结合儿童发展学,儿童教育学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具体的行为改变的实操技术。

MUST行为引导技术由四部分组成:M——Motivation(动机),U——Understanding(理解力),S——Skills(技能),T――Trainning (训练)。MUST行为引导技术由MUST孤独症综合疗法、普通孩子行为引导矫正组成。旨在为通过激发动机,提升理解力,促使好行为增多、坏行为减少。

为什么要运用前提控制法?

控制前提本身不是改变行为的原因,但是因为前提的改变经常都会导致后果的改变,所以通过控制前提,能够相对容易地实现后果的。

对于这一点,古人已经在很好地运用这个前提控制技术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为什么前提控制法,对自闭症孩子如此重要?

孟轲的母亲非常注重对小孟轲的教育。为了让儿子能接受良好的影响,曾经不厌其烦三次搬家。

第一次搬家,搬到一家道场附近,结果孟轲每天跟着道士们学习如何做法事。

第二次搬到一个市场附近结果孟轲每天都学习市侩之人算账做买卖。最后她终于选择了一家私塾为邻居。这样孟轲每天都跟着读书习文,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

为什么前提控制法,对自闭症孩子如此重要?

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价孟母的教育观,从这个例子中看到的点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通过三迁居所,为孟轲提供了不同的成长环境,结果孟轲的兴趣志向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见,控制前提对于期望行为的出现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家长想为孩子选择名校,他们其实是希望有一个良好学习氛围来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关于这一点的利弊,

本文不做讨论,只是提醒大家注意控制前提对于期望行为出现和不期望行为避免是多么的重要。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来说,前提控制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MUST行为引导技术。

本文摘自:《ABA改变孤独症》

ABA是如何改变孤独症的

为什么前提控制法,对自闭症孩子如此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