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開促公正,讓不起訴權透明起來

“ 此次我們邀請各位參加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會議,希望聽取大家意見,作出公平公正的決定。”

近日,隨縣檢察院邀請公安機關辦案民警、辯護人、被害人以及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對一起犯罪情節輕微,擬作不起訴的案件進行公開聽證。

2018年3月,犯罪嫌疑人汪某與朋友在KTV喝酒,因誤會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並實施故意毀壞財物行為,造成價值6240元的財物損失。

事發後,汪某在現場等待公安民警處理,並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了被害人諒解。

鑑於本案系誤解引起,汪某主觀惡性相對較小,且認罪態度誠懇,雖已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但犯罪情節輕微,檢察機關擬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

在案件承辦檢察官介紹案件情況、展示相關證據及提出承辦意見後,與會人員依次發表意見,均同意檢察機關擬不起訴決定。


以公開促公正,讓不起訴權透明起來


人大代表王志國表示:

“年輕人犯了錯,在法律原則範圍內能挽救一把,很好的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公開聽證既能有效地教育、挽救和感化犯罪嫌疑人,又能有力地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人民監督員王定江豎起了大拇指:

“檢察機關通過不起訴聽證會,讓人民群眾真正參與到司法辦案中來,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認真負責的態度。這樣的聽證,不走過場,充分聽取我們的意見和建議,值得讚揚。”


檢察官答疑

Q

什麼是不起訴案件聽證制度?

不起訴案件聽證制度,是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決定前,充分聽取偵查機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社會各界群眾代表的意見,進而對事實和證據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準確、公正處理案件的一種檢察工作制度。

Q

舉行案件公開聽證會有什麼意義?

①檢察機關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後,有利於發現案件事實,避免片面性、主觀性,從而準確適用法律,作出公正的判斷。②以公開促公正,有利於保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增強訴訟民主。③把長期以來頗受社會關注的不起訴案件的審查公開化,確保了不起訴案件的程序合法性和公正性,增強了司法透明度,消除了不必要的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