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药业,关系到生命,关系到国家,不容轻视,做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的灵魂的洗礼,时刻专注于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就是以质量秉持匠心风骨,创新铸就民族品牌的理念走向成功。


怀着坚定的质量信念,不变的质量初心,心无旁骛握紧质量利器潜心40多年,工匠精神在扬子江药业集团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扬。正如他认为,工匠精神不是僵化的也不是复古的,而是创新的、生龙活虎的、抢先发展的、有历史的传承。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当今的商业环境下,一家企业如果形成一定规模还不上市,投资者都替他着急。可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很多大企业的领导者,始终没有让企业碰触资本市场。例如华为的任正非、老干妈的陶华碧、娃哈哈的宗庆后等,而今天我们提到的这家集团公司——扬子江药业,也是一样。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扬子江创办于1971年,当时只是一个镇办小厂。经过改制,发展成了今天的扬子江药业。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上,扬子江药业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一。而它的创始人徐镜人,在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295亿元人民币财富,在江苏排名第8位。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确实,在创业家中,徐镜人是一位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他军人出身,强硬低调,拼搏至上他崇拜毛泽东,企业文化崇尚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营理念也始终离不开毛泽东思想,一直关注“主要矛盾”。他的这一系列特点,也是他和扬子江快速成长和壮大的关键基因。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徐镜人1944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州。从部队退役复员回来后,被分配到泰州市泰兴口岸镇仪表厂工作。1971年,27岁的徐镜人毅然从镇办仪表厂分离出来,带着募集来的几千元钱和几名工人,创办了一个制药车间,这就是扬子江药业的雏形。

车间一开始销量不大。后来在一块荒地上,徐镜人盖起了6间平房,于1973年亮出厂牌“口岸工农制药厂”,慢慢发展了起来。但由于是镇办工厂,因国家政策规定,差点被关停。徐镜人不肯服输,县里跑不动就找市里,最终由“镇办”转为“县办”,挂上“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的牌子,产值不断扩大。到了1985年,徐镜人获批自立门户,挂上了“扬子江制药厂”的厂名。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1988年春节期间,适逢上海爆发严重甲型肝炎,29万人发病,整个扬子江人都没回家过节,全都留下加班加点生产,二个多月就供应385万包板蓝根干糖浆,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美誉。

期间,徐镜人也遭遇过不顺。1990年,他因“莫须有”的诬告,受到不公平的处理,离开了企业。1993年被恢复职务时,扬子江已是亏损两百多万元的制药厂。

这时,徐镜人发挥作为优秀创业家擅长的营销奇招。他“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连续三次,三顾茅庐素有“中医泰斗”之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董建华,求得治胃病的秘方。于1993年,推出胃苏颗粒冲剂,成为扬子江药业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也让扬子江的年营收自此以一个亿的速度上升。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徐镜人这样的不折不挠,敢想敢干,以结果为导向的特点,也塑造了扬子江药业的员工,尤其是他们最令人称道的销售人员和销售网络。

扬子江在全国建立了3大局、9大销售公司、35个省公司、165个办事处的销售网络。严密组织、军事化管理,市场覆盖除台湾、西藏外,所有省、市、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发达地区更是覆盖了乡镇以上的医院。所有销售人员都是清一色的本地人-江苏泰州人,并且进入公司需要担保,保证了极强的稳定性和对企业极高的忠诚度。

销售机制上,扬子江采取返利的方式,保证了“责任到人、执行到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上公司长久以来练就的强大政府公关能力和制定的大而全的产品组合策略,让它的一揽子服务充分满足医院的用药需求,也快速拉开了和其他药企的差距。所以,2016年销售收入达593个亿的扬子江放出话来,2018年的目标销售额为800亿,2020年要跻身千亿俱乐部。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当然,整个经营过程中,徐镜人也一直坚持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他在内部推进美国FDA和欧盟GMP认证,强化员工技能培训和内部审核,持续大检查、大评比,不断提升质量技术体系。

扬子江也在创新路上不断探索,实施中成药、化学药和生物药“三药并举”的研发战略。比如旗下龙凤堂项目,就建立了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中心、新药研发中心,采用了药材自动化前处理、智能投料、机器人码垛、自动控温等多项先进技术,创下中药智能工厂建设的一大奇迹。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最新数据显示,扬子江药业利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成果评比“十三连冠”。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江苏纳税百强榜上都名列前茅。

徐镜人军旅出身,有严格的军人思维,做事切实执行,保证质量。始终把精力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一心一意把药做好,不会去做其他的产业,更不会找金融投资。扬子江的管理层也都是一步步从基层员工打拼上来的,保持着像徐镜人一样务实稳重的工作作风。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你可以说徐镜人很保守,但是他在自己本业上,却始终坚持着创新和改良。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产线,以及持续紧贴市场需求的药物研发,紧跟着健康中国的战略,将中医药不断推向全世界。
诚然,徐镜人作为老一辈的企业家,有些方式也会有些被诟病。比如他过于强硬专权,到现在还没有接班人;对员工苛刻,管理层的流动率比较大等等。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旧有的管理模式本来就会遭遇到新思想的冲击。徐镜人数十年来积累下的敏感的市场思维,毋庸置疑早已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同时,他一直以来的放权意识也给了扬子江下面管理层应对创新和变革的自由空间,他们也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所以,在生涯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阶段中,很多思维都是类似的。当你在某些领域做得很专注的时候,必须留意外在的变化,突破固有的思维限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害怕新生事物会革命,而是应该从个人、群体的变化中一点点入手,内化成整个组织可以为己所用的东西。

这样,才能在持续的发展中获取持续的结果。同时,还要紧咬战略目标,强硬坚持和执行。
因此,我们无需低估徐镜人的眼光和行动,我们也有理由对扬子江的千亿目标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充满信心和期待。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徐镜人:老骥伏枥,目标千亿

  • 2019年营业额500万以上!
  • 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