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知識點

教材分析:

《端午粽》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外婆包的端午粽,並說明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本篇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 寫出了端午節外婆盼望家人團聚的畫面;第2、3自然段主 要介紹了外婆包的端午粽;第4自然段指出了端午節吃粽子 的意義。本篇課文呈現出一幅節日期間溫馨的畫面,讓學生感受 到“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我會寫:

午wǔ(上午)(中午)(下午)(午後)

節jié(春節)(過節)(節日)(節目)

葉yè(紅葉)(竹葉)(葉子)(樹葉)

米mǐ(大米)(小米)(玉米)

真zhēn(認真)(真正)(天真)(真心)

分fēn(分開)(分手)(春分)

fèn(過分)(本分)

豆dòu(豆子)(紅豆)(土豆)(大豆)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我會認:

端duān(端水)(端正)

粽zòng(粽子)(肉粽)

節jié(節日)(端午節)

總zǒng(總是)(總共)

米mǐ(大米)(米飯)

間jiān(中間)(一間房)

分fēn(分開)(分別)

豆dòu(大豆)(豆子)

肉ròu(豬肉)(牛肉)

帶dài(帶魚)(帶領)

知zhī(知道)(知己)

據jù(據說)(根據)

念niàn(思念)(想念)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易錯的字:

真:裡面有三橫。

米:點、撇、橫、豎、撇、捺

分:是“八”字頭,不是“人”字頭。

部首:

端——立字旁(站、 童、親、 產、章)

粽——米字旁(粗、精 、粒、粉、 粘)

多音字:

分:fēn(分別) fèn(分外)

好:hǎo(好人) hào(好學)

近義詞:

十分—非常

積累:

美滋滋 又黏又甜

紅紅的棗 白白的糯米

青青的箬竹葉

一課一練:

用幾句話描寫秋天的果園,注意用上修飾詞。

示例:秋天的果園是熱鬧的。橙紅的橘子,像一盞盞小燈籠,臉上帶著微笑,在微風中搖晃;蘋果的臉蛋紅彤彤的,滿心期待人們來把它們摘走;又大又圓的石榴外表雖然不像其他水果那樣光鮮亮麗,但它肚子裡的果實卻粒粒飽滿、晶瑩剔透……

課後習題:

2、你知道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嗎?和大家說一說。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積極主張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分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事物。年復一年,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逢端午節那天,便用竹葉把糯米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投到江裡祭祀屈原。

詞語解釋:

清香:清淡的香味。本課指粽子飄出的清淡的香味。

紀念:用事物或行為,對人或事表示懷念。本課指人們用粽子懷念屈原。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0《端午粽》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