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化工副產氫的應用潛力

近幾年,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國內許多化工企業開始探索將副產氫提純用於加氫站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燃料。高工氫電調研化工企業和加氫站,瞭解到提純氯鹼廠和丙烷脫氫工藝中副產的氫氣,被認為是目前獲得低成本氫氣的重要渠道。


氯鹼工業副產氫是電解食鹽水的副產品,在提純前純度已高達99%以上,採用物理吸附法PSA法對其中微量氯氣、微量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氣等雜質提純後,可製取適用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的高純度氫氣,且成本只有1.3-1.5元/Nm³。


“每生產1噸燒鹼約副產250kg氫氣,但目前中國很多氯鹼企業只關注氯和鹼產品,對副產氫利用很不充分,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一位來自氯鹼企業的工作人員感嘆。


作為氯鹼行業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顯然不會錯過其中的商機。公司今年3月發佈公告稱,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 498500 萬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後擬全部用於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年產五萬噸氫能項目。


鴻達興業表示,該項目是公司將原本氯鹼化工副產氫作為主要產品生產的一次重要的戰略轉變,是公司明確氫能戰略規劃的重要舉措。通過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氫能將正式作為公司主要產品,而公司也將跨入氫能規模化生產的階段。


丙烷脫氫是丙烷催化轉化成丙烯和氫氣的工藝,每生產1噸丙烯約可產生37.9kg氫氣。通過進一步的低投資強度的精製工序,副產氫中的總硫、CO 等雜質含量便可符合燃料電池用氫氣標準,因此目前有很多在丙烷脫氫領域佈局的企業,在探索副產氫高附加值,意圖在中國氫能市場佔得一席之地,東華能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東華能源董事長王銘祥表示:“我們認為未來最大的產業是新材料和氫能源,而丙烷脫氫幾乎完美地滿足這兩大產業的發展需要。”近日,公司在廣東茂名的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式動工建設,一期項目投資約166億元,建設2套10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和4套5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2022年建成投產後每年可產出8萬噸氫氣,一部分用於船用燃料油提質升級,另一部分用於茂名發展氫能產業。


除了鴻達興業、東華能源,目前市場上還有衛星石化、金能科技等一大批化工企業佈局其中。


一位加氫站工作人員對這化工副產氫的大規模應用表示看好。他認為當前居高的氫氣價格已嚴重製約氫能產業發展。將化工副產氫淨化之後使用高壓氧氣瓶集束拖車運輸至加氫站,使加氫站獲得低成本的氫源,對於加氫站的示範運行和氫氣的開發利用具有重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