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建兴镇清代建场

旧称建兴场,建兴乡

发展到现在

已经成为上五区(升钟、大桥、伏虎、建兴、定水)的重点城镇

南部县第一人口大镇

全镇拥有近10万人口

放眼全国,十万人口的镇级城镇,实属罕见

建兴镇更是全国重点镇之一,也是四川省首次公布的商贸重镇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200年前的建兴镇

对建兴的印象

最直观的表现为建兴标志性建筑,地名等

而,对建兴的发展历程

最直观的记录载体除了老照片

就是地图

地图,暗藏历史“密码”

最能体现建兴镇的变化与变迁

跟着老地图

开启穿越之旅吧~

近日,“掌上建兴”小编走访民间,收集到了几张200年前的手绘地图。

手绘地图?

还是200年前的?

没错,这是一些手绘的清朝时期的地图,尤其珍贵!!!

全网

首次公布

包括南部县,流马镇,碾垭乡,三官镇,龙凤乡,建兴镇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在清代

建兴只有一条街

平桥、响水桥,建浩寺,佛龛寺早已闻名

河流、桥塔、庙宇、庵堂

……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这些地图,迄今已有近200年

这清代手绘地图

到底长啥子样子?

下面,赶紧跟随小编的镜头,来看清代时期,南部县,流马镇,碾垭乡,三官镇,龙凤乡,建兴镇的手绘地图

南部县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流马镇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三官镇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原碾垭乡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原龙凤乡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重点来了

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来了

细数过往的旧时光

建兴很多地方或许已经消失或是正在消失

如果旧风景注定从此消失

那就在清代时期的手绘老地图中

寻找它们的踪迹吧

让我们随着“掌上建兴”的脚步

一起感受下

建兴镇清代

手绘地图

感受清代时建兴风貌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建兴镇地图

年份:清朝道光年间

(1824年-1850年)

(下称:清朝)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该清代手绘地图,绘制与1824年-1850年期间,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从清代时的建兴镇地图来看,当时建兴场中心,只有一条主街,貌似就是今天的老街至牌坊街,场镇中还有大片房屋。

而清代时,建浩寺与佛龛寺(飞龙山公园)都早已存在,这都属于大型的寺庙。

当然,清代的建浩寺,从地图上来看,并不是在现在的位置。

从当时的地图上来看,清代时期的“建浩寺”,紧靠宝马河,与“兴福庵”隔河相望。

具体地点,小编暂时保密下,后续建浩寺内多“内幕”,敬请关注“掌上建兴”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听闻那时,建兴两大寺庙的香火非常旺盛,南部县方圆几十里,数千信众都来两大寺庙上香膜拜,历经几百年,建兴两大寺庙,香火也从未间断过。

当然,建兴还有其他一些小的寺庙与庵堂,庙观等。

小编根据地图,一一列出,供大家参考,有些已经不存在了。

观音庵:靠近二房湾

胡家庙:靠近二房湾

回龙寺:靠近枣儿垭

玉皇观:靠近河边楼

白鹤观:靠近白鹤井

龙池寺:靠近杨家坝

玉皇观:靠近李家桥

黄花寺:靠近凤垭

(现为黄瓦寺村)

东岳庙:靠近凤垭

寨云观:靠近凤垭

(现为赛云观)

龙图寺:靠近黄家坝

(注:解放后,更名为【河图寺】,后期,“掌上建兴”会单独介绍“河图寺”)

国治庵:靠近陈家坝

东龛寺:靠近黄家沟

王爷庙:靠近建兴场中心

万寿宫:靠近建兴场中心

禹王宫:靠近建兴场中心

护民庵:靠近建兴场中心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过江楼村

(现为过间楼村)

位于原龙凤乡境内的【过间楼村】,在清代时(1824年至1850年)(如上图),原址确的实有一座雄伟的大楼,大楼建筑也非常有特点,整座大楼横跨河流,在清朝时期,这也是一个大胆,前卫的设计,故取名【过江楼】,形容大楼的气势磅礴;后期,更名为过间楼村。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建兴场镇的桥,从地图上来看,建兴场镇上的“拱背桥”当时都没有在地图上,可能当时桥是有的,但还没有名字,也并不知名。

而响水桥、平桥早已存在。

平桥的名字在清朝时候,称为“双龙桥”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平桥以前的名字

叫做“双龙桥”


南部县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曝光!带你穿越建兴200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响水桥

而通往建兴镇中的“响水桥”,在地图上的标示非常清楚,也早已闻名。

响水桥位于建兴镇黄家坝村境内,处于建兴平桥左侧,古时候此处因流水时发出响声而命名为响水桥。

此桥是建兴镇中,黄家坝村等村出行必经之路。


建兴镇清代手绘地图

见证了建兴的变迁

也见证了建兴的发展

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缩影

这样珍贵的手绘地图

更具有与众不同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

地图就是历史

建兴清代手绘地图

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实属精品

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探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