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拒絕“舌尖上的任性”

背景鏈接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此前調查發現,在全國21個大中城市中,50%以上的餐廳經營野生動物的菜餚,46.2%的城市居民吃過野生動物,2.7%的居民經常吃“野味”。


追溯過往,無論是SARS,還是埃博拉病毒,都與野生動物脫不了干係。也有國際權威專家指出,目前能夠感染人類的已知病原體共有1407種,其中58%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等病原體來自動物。(來源:中國青年報)


食用野生動物雖有傳統,但終歸是一種陋習,更為可怕的是這種陋習可能導致病毒傳播。既然如此,“野味”陋習為何還難以根除?(來源:法制日報)


觀點


1.野生動物是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一環,是世界的寶貴財富。肆意獵殺和食用野生動物,相應的痛苦和磨難早晚會轉移到人類自己身上。


2.無論是十幾年前果子狸引發非典,還是近年暴發的多種源自動物的疾病,食用野生動物的風險其實顯而易見。現代人的餐桌上並不缺少蛋白質,管住貪婪的嘴巴,把健康留給自己,把生命與自由留給野生動物。


分析


1.立法缺憾埋伏筆。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野生動物保護法基於我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的發展實際,並未建立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名錄制度,這個立法缺憾為濫食野生動物的不良現象繼續存在埋下了伏筆。


2.在我國一些地方,品野味是一種時尚,以野生動物進補成了身份的象徵,一些食客想方設法滿足口腹之慾。也因此,捕獵、高價販賣、烹製野生動物形成鏈條。

也因此,“衍生”出人工繁殖飼養此類野生動物的專門機構,飼養動物供宰殺食用。按照現有法律,食用人工飼養的這類動物並不違法。這樣一個“口子”,不僅割裂了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系統性,也讓很多依舊貪婪“野味”的食客不斷打擦邊球,觸碰保護法條。


對策


1.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必須以更嚴厲的方式打擊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通過網絡曝光、內部舉報等多手段監管,一旦發現有食、養違禁野生動物的違法者,要從重處罰,嚴禁除藥用之外的食用性人工飼養。


2.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為了公共利益以及人類社會的良性健康運轉,拒絕野味應成為基本常識。我們不僅要拒絕吃野味,更要拒絕交易野味。要知道,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也就沒有殺害,也就很難發生對人類社會造成劇烈衝擊的疫情。


【面試熱點】拒絕“舌尖上的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