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蘭芳芳是江西宜春人,跟丈夫離婚後獨自帶著七歲的女兒生活。她向心理專家幸老師求助,說自己七歲的女兒小寶,對興趣班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每天都把“害怕”掛在口頭,然後慢慢地發展到,和同學都不敢有太多的接觸了。

“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和小寶聊天時,辛老師發現她雖然沒有像媽媽說的那樣對陌生人格外恐懼,但自我保護意識的確非常強烈。半小時的聊天裡,小寶竟兩次落淚。七歲,本該天真爛漫可愛無邪的年紀,她卻連放肆地嚎啕大哭都不敢。像個小大人極力掩飾努力堅強,可淚水還是不爭氣地奪眶而出。而隔壁的媽媽一直在靜靜地聽著,面如平湖。辛老師發現對女兒產生恐懼的求助中,媽媽並沒有為人母的焦灼不安,反倒像個旁觀者般平靜淡定。猜不透她真實想法的專家決定找孩子的爸爸聊聊。

“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經過和孩子以及爸爸的溝通後,對於媽媽蘭芳芳的求助,專家一針見血切中要害地指出了孩子為何恐懼的問題核心。女兒小寶內心覺得媽媽是一個獨立要強的女性,她很喜歡這種個性,所以她在模仿媽媽,很本能地去強迫自己變得強大。

“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在辛老師的引導下,媽媽終於意識到,正是她對孩子事事都要求完美的心態,才導致孩子不敢犯錯,甚至連嘗試錯誤的勇氣都沒有。每次面對沒有把握成功的事情,孩子就會用“恐懼、害怕”作為逃避失敗的藉口,努力維持住自己完美的形象。看著在外人面前展現出脆弱一面的小寶,媽媽這次不再用嘴去說教。而是將孩子摟在懷中,像任何一個普通母親那樣溫柔安撫著孩子悲傷的情緒。

“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因為崇拜美麗能幹的媽媽,小寶渴望變成媽媽心中的完美小孩,繼續做媽媽的開心果。可升入小學後,小寶身份的轉變加上眾多課業的壓力,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的她,開始害怕媽媽失望,對外界也產生了恐懼。

找到了孩子恐懼的原因,知道了應對恐懼的辦法後。辛老師召集了幾名小朋友和小寶一起玩遊戲。幸老師最初教小寶讚美身邊的人,從外貌、學習和性格方面都可以,比如:你長得很可愛,你是一個優秀的班幹部,你真善良等等。互相稱讚的這個小遊戲叫“天使效應”心理遊戲,在小遊戲的幫助下,小寶終於克服內心恐懼,不再害怕陌生和未知,很快和小朋友們開心地玩在一起。

“媽媽,我害怕” 7歲女兒對外界充滿恐懼 竟是在模仿母親

辛老師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膽小害怕等焦慮情緒時,家長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別過度關注孩子的焦慮,否則會強化焦慮。還要向孩子表達理解,並去感受他的焦慮,告訴孩子害怕是正常的。讓孩子把心中的焦慮寫在紙上放進空盒裡,過兩週再打開盒子,告訴孩子他害怕的事未必會發生,不必庸人自擾。孩子表現好時,要及時給予鼓勵,遇事多讓孩子自己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