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为国隐姓埋名28年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为国隐姓埋名28年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有2年零8个月。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

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构型也成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人物荣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

1994年,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年2月27日,于敏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2015年4月,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5年10月13日,于敏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8年11月9日,于敏获公示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