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道德教育、知行合一、责善、改过等教育思想名扬千古,他所开创的阳明学不仅风靡明清两朝, 至今仍然是显学。阳明先生自小立志做圣人,对于书法这种文人末技,阳明先生所下的功夫也非旁人可比,但又不同于皓首穷经的夫子,沉迷于一笔一画之间的细节,阳明先生的书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特色,王阳明书法艺术之美体现于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之中。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体现在他的书法创作之中便表现为他练习书法时所下的功夫。他说:“学射则必张弓挟矢, 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 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 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除此以外,阳明先生更是将心学思想融汇到其书学思想及书法作品中, 达到了心外无书之境界。 正如他自己曾对弟子所说的 : “吾始学书, 对模古帖, 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 凝思静虑, 拟形于心, 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 非是要字好, 只此是学。非要字好, 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此心精明 , 字好亦在 其中矣 。”此所谓以书如道也。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王守仁通过这段话说明书法向外求只能求得其形, 只有通过凝思静虑到达拟形于心, 从而形由心出, 才能得其法。其后王阳明又引用明道先生的话“作字非是要字好”,而是要达到此心精明之境,此心精明则字自然好, 反之则不尽然。所以, 王守仁对弟子所说的这段话恰恰是其心学思想“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在其书学中的体现, 即“书向心内求, 心外无书 ”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王守仁书法以行草为多, 其在运笔、章法上追求自然之意趣, 在明代书法图卷上可谓别开生面。但是,阳明先生的书法在其哲学光辉的掩映下显得失去了其应有的耀眼之光芒,正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所说:“古人论右军, 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 (王守仁) 乃不然, 以人掩其书。 今睹兹墨迹, 非不翩翩然, 凤翥而龙蟠也, 使其人少亚于书, 则书且传矣。”后世学者也给予了王守仁书法很高的评价, 如清代大学者朱彝尊评价其书法为:“书法尤通神 , 足为临池 之模范 ”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今天小编推荐的这篇《铜陵观铁船歌》,笔力雄浑,如长枪大戟,有山谷风韵,单字的内部空间紧密协调, 行与行之间呈开放、舒展的态势, 给人以气象开阔之感。起笔处笔锋大都直接入笔,沉着痛快, 行笔上也收放自如, 颇为洒脱, 较多的露锋用笔使得字峻俏直爽;结字秀美飘逸, 各字之间承接平缓, 字间空间与字内空间融合恰当, 含蓄生动;章法上笔画粗细的把握与字体大小的控制恰到好处, 骨力挺拔, 风神爽脱。全卷近八米长, 一气呵成 , 神融笔畅。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释文:铜陵观铁船,录寄士洁侍御道,契见行路之难也。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船头出土尚仿佛,后冈有石云船稍。我行过此费忖度,昔人用心无己忉。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秦鞭驱之不能动,奡力何所施其篙。我欲乘之访蓬岛,雷师皷舵虹为缫。弱流万里不胜芥,复恐驾此成徒劳。世路难行每如此,独立斜阳首重搔。

署款:阳明山人书于铜陵舟次,时正德庚辰春分献俘还自南都。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旷世圣哲王阳明,在书法上的哲学实践,以《铜陵观铁船歌》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