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序列六則


其一 帝堯出世

上古之時,帝嚳(音ku四聲)第三個妻子名叫慶都。由於帝嚳忙於國事,顧不上家裡的事情。慶都孤獨無聊,因而常在孃家伊祁國居住。

早春二月,春風料峭,陽光明媚,百花含苞待放,四野嫩草如茵,正是觀光遊春的好日子。

一天,慶都的父親伊祁侯,攜妻帶女到大陸澤觀遊。一家三口乘一隻小船,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劃來劃去,穿行於銀濤雪浪,徜徉於煙霞行雲。一群群野鴨在

上鑽上鑽下追逐嬉戲,一雙雙彩雀在岸邊飛來飛去打鬥唧嘰。看不完的初春美景,消不盡的自然情趣。一家三口被這如詩如畫的春色陶醉了。天至正午也顧不上備餐用飯。

忽然一陣狂風襲來,迎面天上捲起一朵紅雲,在小船上形成一旋扶搖直上的龍捲風。彷彿龍捲風中有一條小龍在舞動,老兩口兒見勢驚恐萬狀不知所措,很不得鑽入水中。獨有女兒慶都面不改色神態自若,不時還衝著小龍發出笑聲。

傍晚,風住雲散,那條小龍也不見了。一家三口在船上度過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一家人打船回家。途中又颳起大風,捲來紅雲,那條小龍又出現在雲中,不過形體小了許多。因為那條小龍並無傷人之意,老兩口兒的心情也平靜了許多。這天晚上,一家人都已入睡。唯有慶都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安眠,總是思念船上發生的事情。

忽然聽到一聲門響,進來一位白髮老人,抱著一位小男孩。小男孩的臉形上窄下寬,八彩眉,長頭髮,背上印有龍紋。白髮老人將小孩遞給慶都,並囑咐說:“此孩龍子也,洪福齊天,該歸你養。”說完老人不見了。慶都猛醒,原來是一夢。

此後,慶都懷孕了,過了十四個月,生下一男嬰。長相與夢中一模一樣。

喜信傳到到國都孤邑(1),帝嚳聞信喜不自禁,親自起名放勳。意為在放水河邊長大的孩子,將來當為國家建立功勳。此孩就是後來名垂千古,成為華夏五帝之一的帝堯。

注:(1)孤邑,古都名,位於現今的北高昌村。

其二 童年放勳

由於父親帝嚳國事煩忙,兒時的放勳是隨媽媽慶都一起生活的,他和媽媽居住在黑龍山(1)。這是外公伊祁侯特意為他們選擇的居處。那時候雨量豐沛,洪災頻發。這裡地勢雖不算高,但也足能防止水患。

這座小山呈東西走向,東高西低,中間是一片窪地,酷似一條小船。山東北的伊祁山側,是一望無際的大陸澤,山下緊鄰波濤洶湧的放水河。小放勳時常站在東山頭上,眺望碧波盪漾的大陸澤和浪濤翻滾的放水河,好像自己真的站在了一隻小船上。

慶都也有自己的工作,沒時間單獨跟小放勳一起玩。她在陶場上班,整天忙著製作陶器。小放勳也只好天天跟著媽媽去陶場。媽媽製作了一個圓形陶罐。小放勳好奇地問:“媽媽,作陶罐有什麼用?”媽媽告訴他說:“那是一口做飯用的陶鍋,經過煅燒後,在下邊支上石頭,可以燒火做飯。”

這時小放勳呆呆地若有所思,他抓起一把泥也學著媽媽捏開了陶罐。並在陶罐底下加了三個泥腿,在陶罐的上邊兩側各加上了一個泥耳。他拿著自己的作品讓媽媽看,媽媽看了十分驚訝,立刻領會了小放勳的創意。誇他是個聰明的孩子。

後來慶都也按照小放勳的製作方法,改進了陶罐的造型, 並將這一科技成果,在陶場推廣,三足鼎式的鬲(音li)(2),就這樣誕生了。

一天下午,小放勳正幫媽媽做飯,突然聽到有人喊他,原來是爸爸來了。爸爸住在山下的孤邑,很少有時間看望他們。這天爸爸提著一個袋子,裡面裝著煮熟的鹿肉。小放勳高興極了,拿出一塊先讓媽媽吃,慶都激動得流著淚說:“孩子先吃吧。”小放勳哪裡肯吃,歪著腦袋說:“大人先吃,孩子才能吃,這是咱國家的規矩,是不能破壞的。”慶都只好象徵性地撕了一小塊放在嘴裡。小放勳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慶都問帝嚳:“怎麼現在有時間來了?”帝嚳說:“今天召開四嶽(3)會議,這些鹿肉是大家吃剩的東西,拿來順便看看你們。”

這時,慶都嚴肅起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咱們國家是不允許佔便宜的,這些鹿肉是大家的,怎麼能拿來自己用?”帝嚳深感有愧,歉意地解釋說:“這個道理我怎麼不懂?只是拗不過四嶽的推讓,總不能白白扔掉吧!”小放勳在旁邊默默地聽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天色慢慢暗下來了,帝嚳抱起小放勳親了幾口,而後慢慢走下山去。慶都拉著小放勳站在山崖的岩石上,向著東南方向注視著,久久不肯離去。

孤邑的松明燈亮了,母子二人才慢慢地走回自己的茅草屋。

注:(1) 黑龍山:在北高昌西北約一公里處,現已改名慶都山。唐堯文化園就設在這裡。(2)鬲(音li):古代陶製的鍋,樣子像鼎,用以做飯。(3)四嶽:泛指唐堯時期的大臣及地方官。

其三 放勳受禪登帝位

放勳15歲被其兄帝摯封為唐侯。五年後即公元前2357年,20歲的放勳才華橫溢政績卓著,諸侯歸服,接受其兄帝摯讓賢禪位,正式登上帝位寶座,號稱帝堯。

帝堯任唐侯的五年間,吃苦在先,享樂在後。吃的是粗糧菜飯,住的是茅草陋屋,穿得是麻布舊衣。與普通百姓同心協力,共度災荒。深受唐侯國百姓的愛戴。

當年天下大旱,土地龜裂,田苗枯萎。放勳帶領百姓挖井開渠,引水澆地,竭盡全力縮減災情。又與鄰邦進行貿易,千方百計增收節支。引領百姓順利度過荒年。為了從根本上解除水荒,他親自登山越谷,四處考察,終於在青龍山下找到一處清澈甘美淘之不竭的山泉。救百姓於水火,解眾苦於燃眉。這口山泉被後人命名為堯泉。

古人迷信鬼神,為了解除旱象,唐侯放勳曾派一名叫女丑的人,到東海去求雨。被東夷族所殺,引起唐侯國百姓眾憤,紛紛要求攻打東夷,為女丑報仇。而當時國君帝摯是東夷侯國的外甥,不忍與舅國開戰。於是唐侯放勳積極調動人馬,經過認真籌劃,一舉戰勝東夷,為女丑報了殺身之仇。滅了東夷國及周邊騷亂之邦,並把這些不軌之邦,一同併入唐侯國版圖。版圖的擴大,財源的增多,使唐侯國國威大振,受到眾侯國首領的恭賀。其兄帝摯深服其義。為了國民的幸福安樂,主動讓位於弟。並在伊祁山南麓開闊地段設壇,召集眾侯國首領及百姓代表參加,舉行了隆重的禪讓大典。從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堯天舜日”時代。

放勳接登帝位之後,看中伊祁山前這塊風水寶地,將國都從孤邑遷到這裡。

因位於伊祁山之陽,冠名陽邑。其原址即現今的南北固城村。

其四 帝堯踐政展宏圖

放勳受禪稱帝,為他施展卓越的治國才能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他大展宏圖、開創繁榮盛世奠定了基礎。在此後七十餘年的執政生涯中,他任人唯賢知人善任;廣開言路取信於民;先人後己廉潔奉公;帶領群臣為振興社稷嘔心瀝血。樹立了千古帝王之典範,開創了華夏文明之先河。

首先,他根據大臣各自的擅長,進行了合理分工。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明確分工、齊抓共管的執政格局。他強化了朝政的監察機制,及時掌握各級官員的工作情況,獎勤罰懶,任賢去庸。始終保持著朝政的昭然正氣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其次,理順行政機制,定九州、設官位。把地方政權根據地域位置,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雍、梁,計九個州。各設州牧,總理州內各氏族間的日常事務。又根據各地物產特點,建立了平準制度。制定了納稅朝貢標準。促進了各地經濟的均衡發展。

為了廣採民意體察民情,帝堯在大街十字路口設立諫木,在宮門前設置諫鼓。有進諫者,可在諫木上留言,也可擊鼓直接面君。帝堯通過廣泛納諫,瞭解民情民意,及時調節政策,除弊興利。對緩和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起到了重大作用。

帝堯嚴格要求自己,食無求精,居無求安,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提出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謙和讓人的人文精神;樹立了以人為本、無私大公、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開創了成體系的觀念形態文化,他提出了以龍為象徵的文化精神。對中國乃至亞洲的東方文明具有巨大影響。

帝堯對家庭與宗族制度,一一進行梳理完善。推行遠源和親、異性和婚的風俗。規定了官員間政治關係的五常,家庭中長幼之間人際關係的人倫。為此後的儒家思想發展奠定了基礎。

帝堯時代,是中華民族從矇昧到開化,從粗野到禮儀,從無序到有序的社會大變革時代。這所有的變化,從頭到尾都蘊含著帝堯的智慧和心血。帝堯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先祖之一,受到世代華夏兒女的敬仰和愛戴。

其五 帝堯西遷

上古時期,河無定道,遇到暴雨,洪水氾濫,向四野奔流。積少成多,形成汪洋。遇到旱年,全年滴雨不下,顆粒無收。惡劣的自然環境,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存。

一年春季,忽然連降暴雨,黃河洪峰像野獸一樣,洶湧澎湃,湧向華北平原。阻塞了滱水(1)、滹沱河水的去路,形成了河水倒灌。太行山東麓一片汪洋,百姓的居屋倒塌無數,人們為了活命,紛紛奔向山麓高阜處避難。作為一國之君的帝堯,為百姓的苦難處境心如澆油。

一天,帝堯坐在伊祁山坡的一塊巨石上沉思著,思念著如何擺脫百姓的困境。心中醞釀著搬遷的思路。決定把國都連同百姓一起遷到山西地帶,永久擺脫洪澇威脅。

計劃已定,事不可待。當天下午,帝堯招來四嶽眾臣及各侯國首領,部落酋長等,商討搬遷大計。帝堯首先向大家通報了自己的搬遷想法,充分徵求大家意見。諸臣各持己見爭持不下,自然是搬與留的對辯。帝堯反覆解釋搬遷的必要,而意見始終難以統一。這時大羿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站起來大吼道:“怎麼這麼不識抬舉?難道連國君的話都聽不進去?”

帝堯向大羿擺擺手,示意坐下。而後進一步進行解釋說:“從內心講我哪裡想搬?常言說‘窮家難捨,熱土難離’,在這裡佔久了,總有些難捨,在情理之中。大家再想一想,目前的條件,種不能種,獵不能獵,漁不能漁,難道守在這裡等死嗎?”希望大家從長遠計,不要固執己見。”帝堯停了片刻,接著說,“吾意已決,願搬者隨行,願留者請便。”經過帝堯的進一步解釋,加之大羿的雷霆震懾,大家基本上統一了思想,結束了一場爭論。紛紛表態願隨君行,只有極少數人甘願留下受苦。

搬遷大計決定之後,帝堯與諸臣一起問卜,選定吉日,籌備搬遷。

到了搬遷那天,帝堯及諸臣,大早從陽邑步行來到孤邑北隅的濁麓山。命隨從到黑龍山把母親慶都接來,滿朝文武、各路諸侯及眾百姓齊聚濁麓山前候令出發。

時刻已到,帝堯同眾朝臣一齊面北跪地,告別先祖亡靈及皇天后土。三聲號炮響過,侍衛在前打著龍旗,帝堯隨旗在前領路,眾朝臣按官位大小順序,部落酋長依資歷深淺順序排定,眾百姓在後跟隨。唐國大軍扶老攜幼,浩浩蕩蕩越過丹鳳山麓向西挺進。

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到達恆山腳下。這裡地勢較高,華北平原的洪峰巨浪已不見蹤跡。這時人們又餓又累,帝堯下令暫歇幾日。一說休息,個個興奮不已,埋鍋造飯的造飯,上山採果的採果,搭草棚的打草棚,個個歡欣鼓舞,興奮異常,忘卻了一天的勞累。經過一連幾日的休整,大家疲憊的身體基本上得到了恢復。

一天,帝堯又召集眾朝臣及各部落頭領開會,重議搬遷之事。大家都不同意再搬,一是這裡地廣人稀,有充裕的生活空間;二是這裡山高林密,乾鮮果品豐富,羚鹿成群,便於採摘狩獵;三是這裡遠離平原不愁水患。眾人說得條條是理,帝堯雖說心不樂意,但他決不固執己見,於是同意了大家的意見,就此暫住下來。百姓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生活倒也美滿幸福。孩子們在這裡慢慢長大,人們也習慣了這裡的生活,這一住就是十多年。

大自然總是與人們作對,唐國君民剛剛在這裡安定下來,一場特大暴雨襲擊了恆山一帶。山洪攜泥石流從山上猛壓下來,附近的茅草屋多被山洪淹沒,這場洪災致使唐國國民損失慘重。

唐國臣民被迫又得進行一次搬遷。這次搬遷沒有什麼阻力,他們深信不聽國君的話,難免災殃,這是天意。

唐國臣民在帝堯的帶領下,懷著對家鄉的無限眷戀三步一回頭,五步一停留,沿著太行山東麓南下。經過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等地,達滹沱河北岸。再往西折,沿河而上,直達山西晉陽(今太原),唐國在此重新建都。後來又順汾河南下,經霍山達臨汾。帝堯在這裡重新建都,名平陽。

古代有族遷名隨的習慣故河北有“唐”,山西亦有“唐”之名稱。然而河北唐縣,作為唐堯第一帝都已成不爭的事實。為中外華族所公認,成為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重要基地之一。

注:滱水:即唐河的古稱。

其六 帝堯讓賢禪帝位

帝堯20歲登帝位,近70年的執政生涯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富而不驕,貴而不慢;克勤克儉,無私大公;制曆法定四時,修河渠消水患;把唐國治理得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年近九旬的帝堯,深感年事已高,力不從心。恐貽誤國政有損於民,便產生了讓位的念頭。

歷來天子讓位,首選其子。可帝堯以社稷為重,唯賢是舉。他深知兒子丹朱無論品行還是能力,均不具備天子大任,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選一大賢,讓位於他。

一天,他招來文武大臣及四方諸侯,商量國事,亮明心意,讓諸侯推薦人才。有個名叫放齊的說:“您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您的帝位很合適。”

帝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行不好,專愛跟人爭吵。”

另一個叫灌兜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做得不錯。”

帝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卻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另有一個諸侯說:“歷山一帶有個叫舜的單身漢,上孝父母,下愛兄弟,寬宏大度,任勞任怨。深受鄉鄰讚譽,不妨一試。”

帝堯聽了連連點頭。散會後,他換上百姓便服,親到歷山一帶私訪。聽說舜在田間耕地,便來到田間。見一位青年身材魁梧,正聚精會神地在田間耕地,犁前一頭黃牛一頭黑牛,犁杖上掛著一個簸箕,奇怪的是,這個青年不用鞭子打牛,而是隔一會兒打一下簸箕,再吆喝一聲 。

帝堯感到奇怪,便問舜說:“人用鞭子打牛耕田,你為什麼不打牛而打簸箕?”

舜回答說:“牛為人耕田出力出汗,很辛苦,再用鞭子打它,於心何忍?我用鞭子打簸箕,黃牛聽了以為我在打黑牛,黑牛聽了以為我在打黃牛,就都用力拉犁了。

帝堯聽了,覺得這個青年,有智慧又有愛心,對牛尚如此,何況對人。於是把舜拉到地邊,扯起了話題。談了一些治理天下的問題,舜的談話明事理、曉大義,不是一般百姓的見解。帝堯又走訪了多家鄉鄰,都說舜是一位賢良之才。

帝堯對舜的考察十分滿意,決定試一試他的賢能。便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藉以觀察他的品行;又把自己的九個兒子安排在他的周圍,以觀察他的行動;還把他安排在深山,藉以考察他的生活能力。

舜在深山中訓服了虎豹毒蛇,又在深山中不被迷失,很快走出來。帝堯對舜的百般考驗均很滿意,擇日把天子大位禪讓給他。從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太平盛世。後人將他與帝堯時代匯在一起,給以“堯天舜日”美稱。

帝堯讓位後,在家頤養天年,越30年,無疾而終,享年11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