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了怎麼辦?學會利用“共情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會更輕鬆

昨天去閨蜜家吃飯的時候,他家孩子不小心把碗摔了,畢竟都是孩子大家也就沒怎麼上心,沒想到這時閨蜜的老公立馬對孩子吼道:“你說你怎麼這麼沒用,就連一個碗都端不好,你還能做什麼事?”

閨蜜的兒子今年剛滿四歲,按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算碗端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孩子的父親批評了這種行為,或許小孩子下次會非常注意,但這樣也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犯錯不可怕更何況是這麼小的孩子,關鍵要看父母怎樣引導。

相信大家都會看到這樣類似的場景,小孩子在路上蹦蹦跳跳,結果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很多父母這個時候就會出不同的狀態,有的父母會對孩子給予鼓勵,然後讓他們自己站起來,還有父母會對孩子大聲呵斥,然後責怪孩子不好好走路。

孩子摔倒之後父母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雖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差別,但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父母會有這樣不同的表現,是因為“共情能力”不同。

孩子摔倒了怎麼辦?學會利用“共情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會更輕鬆

什麼叫“共情能力”,和“同情”有什麼區別?

羅傑斯曾這麼定義:“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共情能力也被稱作移情能力,它是指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能力意味著超越自身而去理解別人的能力。

概念其實很容易理解,但如果要說真正的理解,那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可以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如果成績考得比較差,父母這個時候如果具備共情能力的話,那麼就會對孩子說我覺得你應該也盡力了吧,只是這次沒有發揮好。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回答就能發現,對於孩子而言沒有什麼信息含量,同時也沒有對孩子傳遞負面情緒,但卻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己被理解,所以下次孩子也會更加的努力,共情能力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同理心。

很多人容易把“同理心”和“同情心”弄混淆,生活中同情心比較常見,但同理心的人比較少見,舉個簡單的例子:看到路邊乞討的人我們會產生同情心,但卻很難產生同理心,因為沒有過乞討的體驗,所以無法用自己的經驗衡量對方喜怒。

孩子摔倒了怎麼辦?學會利用“共情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會更輕鬆

“共情能力”對父母而言到底有哪些好處?

共情能力的好處就在於,擁有共情能力的人可以明白對方的情緒,卻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然後給出比較中肯的建議。

就拿我們前面舉的例子來說,如果孩子走路時摔倒了,父母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進行呵斥或者批評,那麼就相當於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情緒,所以也就很難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共情能力能夠幫助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快速的察覺到孩子內心的情緒,具備共情能力的父母能夠更好的與孩子溝通,只有當孩子發現自己被關注和理解,他們才會卸下內心的防備。

舉個簡單的例子:逛商場的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買玩具了,孩子就會對你說媽媽我也要買玩具,父母這個時候就會有兩種不同的表現。

不具備共情能力的父母就會拒絕孩子的請求,同時沒有任何理由;具備共情能力的父母,這時候會對孩子說想要玩具可以買,但必須是因為你自己喜歡,而不是看到別人有所以你就要有。

孩子摔倒了怎麼辦?學會利用“共情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會更輕鬆

共情這麼好,那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共情能力”?

通過上面的講述,大家都看到了共情能力的好處,很多父母認為共情能力都是天生的,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共情能力,這句話其實也沒有錯誤,但共情能力卻可以通過練習從而習得。

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共情能力”,那麼也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傾聽者,那麼具體方法如下:

1、不要用自己主觀意識判斷正誤

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記住,永遠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正誤,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場說出他的想法和觀點,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把自己的經驗直接套用,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告訴你要交生活費,父母如果看到其他孩子只有50元,這個時候就給孩子50元,而不是直接問孩子需要多少錢,那麼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選擇用其他的方式,這對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2、自己不確定的情況要詢問清楚

當孩子告訴你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如果對孩子進行許諾,那麼就一定要說到做到,當自己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向孩子詢問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偏差,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可以詢問孩子“你是不是想表達這個意思,我這樣解釋是正確的嗎?”,如果經常運用這種方式和孩子溝通,那麼孩子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親子間的關係也會更加和睦。

3、有話直接說清楚不要揣測對方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事情地方隱瞞,那麼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不是揣測對方,而是想辦法找個機會和孩子好好聊聊,因為我們並不清楚孩子經歷了什麼,所以就不能妄加揣測。

不確定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孩子溝通,在這個過程中要能夠理解孩子,如果父母不能體諒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也不會坦誠地把內心想法說出來。

共情能力對父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把共情能力理解為互相尊重,只有學會了尊重孩子,那麼才不會對孩子隨意批評和指責,所以“共情能力”也就意味著懂得傾聽和換位思考。

孩子摔倒了怎麼辦?學會利用“共情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會更輕鬆

本文由作者小蘇原創首發,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積極點贊分享給更多人,解密育兒煩惱,給孩子最貼心的守護和陪伴,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