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閒聊,做會計的真的越老越吃香嗎?

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會計越老越吃香。”聽了半個世紀,這話在當下仍然適用嗎?我們首先要了解現實的會計職業環境、會計職場的晉升要求、個人的會計積累模式、個人的能力問題以及個人的職業規劃,才能給出綜合的判斷。我們不得不從現實情況出發,其實,每位會計從業者都要懂得會計的晉升和薪酬其實與年齡無關。

老會計很值錢,這是一種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會計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值錢,其實這句話有點片面了,就當下社會,知識傳播非常快,與以前的企業發展情況相比完全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週末閒聊,做會計的真的越老越吃香嗎?

如果是年紀再長一點的人,會看到會計有一個特徵是算盤,算盤打得快,甚至以前的從業資格證還有考珠算一項,但現在實際上已日新月異了,信息化軟件ERP、 Word、Excel出現之後,老會計需要加把勁了。基本上高級的會計或者是基礎財務人員,在現在社會來講也不是年紀比較大就比較好。很多人一開始畢業去事務所工作,不管是不是“四大”,只要他們做三年出來,基本上可以到企業裡做一個財務報表的分析主管甚至財務經理都沒有問題,做五年能到經理的話再出來,甚至可以去企業裡直接當副財務總監或者財務總監了。

會計的職業發展與年齡沒有固定的關係,有年輕的才俊,也有年紀大的老會計,沒有註定哪個年紀一定好。現代社會知識傳播的手段多種多樣,對於個人來說看得還是學習能力和經驗積累的能力,人年紀大絕對不是學習能力和積累能力就強。

週末閒聊,做會計的真的越老越吃香嗎?

而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人,年紀再大,也有自己的瓶頸。

一般來說,在企業裡年紀大的分兩類人,有一類人覺著說我反正是這個年紀了,守住我目前的這個職位,不想再升遷了,職業發展的邊界也到了。還有一類人就是工作的進取心相對大,他可能會再去充電,趕上時代的潮流。

作為會計從業者,其實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有兩種情況:

第一,企業發展比個人發展快,如現在很多企業5年左右就發展到IPO,而IPO之後,會計要求會嚴格很多,所以在這幾年內,如果老會計們的個人發展趕不上的話,會感覺到特別大的壓力,甚至處理不當有抱怨有牢騷被辭職也有可能。

第二,個人發展比企業快,一些很小的企業,個人發展比企業快,一些特別大的企業業務很多,分得很細,個人成長後就會發現無法得到相應的職位,有可能會跳槽往高處走。

週末閒聊,做會計的真的越老越吃香嗎?

年齡問題,與職業規劃、能力邊界和家庭因素直接相關。每個從業者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工作改善生活,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強求要達到財務高層的位置,規劃不一樣,人生不一樣,都是過了滿意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