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仅173字便死1人,死因细思恐极,职场中人该吸取教训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混战的故事,那书里死亡的人没有千万,恐怕百万之众是有的。

窦武、陈蕃之死

然而,书中死亡的第1人来的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开篇仅用173字就写死了2个人物,他俩并列位于《三国演义》书中死亡的第1人。我们把这173个字列在下面: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三国演义开篇仅173字便死1人,死因细思恐极,职场中人该吸取教训

其实说用了173个字还是多的,毕竟首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到遂分为三国”这83个字是一句概括性的套词,真正开始将故事到窦武、陈蕃之死,只用了90字。

窦武、陈蕃何许人也?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太傅,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结果开篇就死了,死因却是“机事不密”,是两个谋划诛杀宦官,结果走了风,自己先成了别人的刀下鬼!

谋事不密,嘴巴不严,不行的

《三国演义》里许多人物都颇有才华,然后就是因为“谋事不密”而死的。远的不说,其实说中死亡的第3人同样是死于谋事不密,那就是黄巾起义三兄弟的部将马元义,他的死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谋事不密,而是因为他的领导张角用人不当造成的。当他选派手下去联络宫中太监封谞时,被手下告密,因此朝廷把正在准备的马元义给抓了起来斩首!

三国演义开篇仅173字便死1人,死因细思恐极,职场中人该吸取教训

其他诸如此类的失败就很多了,我们不一一列举。

关于“谋事不密”的巨大危害,我认为电视剧《大染坊》里阐述的最清楚,电视剧通过主人公陈六子的嘴里说出了至理名言“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所有的职场中人都该好好研读三国演义的这173个字

人生在世,做成事的时候少,做不成事的时候多。为何?嘴巴太大是一个主要原因,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就闹的天下人皆知。

你自己做事的套路天下人都知道了,你的对手不也就明白了嘛,事情做成的难度就大大的增加了。

三国演义开篇仅173字便死1人,死因细思恐极,职场中人该吸取教训

职场中人你不妨仔细的反思回忆一下,是不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所以,三国演义还是要好好读,会有收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