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

最近在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把它分享給想從事軟件開發(無論Java、IOS、Android、大數據、AI等方向),但是遲遲無動於衷內心迷茫的童鞋,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

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呢?一直是想入門的人覺得迷茫的事情,這個行業確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從事這個職業呢?我將根據下面三個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展開說明,下面的建議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

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

1、什麼年齡階段適合入行軟件開發?

2、什麼素質的人更適合軟件開發?

3、歲數大了就不能繼續軟件開發了嗎?

第一個問題:什麼年齡階段適合入行軟件開發?

按照發展心理學理論,把人的一生劃分成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這樣的幾個階段,那麼青年期階段【17~18歲到3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進入青年期,人的生理發展趨於平緩並走向成熟,進入身體健康的頂峰時期,思維逐漸達到成熟水平,進入個體思維發展的高峰期,獨立自主性日益增強,個性趨於定型,社會適應能力、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併成熟。因此這個年齡階段是入行軟件行業的最佳時期。

溫馨提示:這個時期一定要拿點時間思考和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而盲目的選擇這個行業,很容易使自己的自尊心受挫,從而找不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這個行業你是走不長的,你還要進行重新的選擇,而人生沒有太多的選擇,想成為一個行業的專家至少要經過10年的堅持,而你不斷的選擇不斷的放棄,會很浪費時間的,所以入行前慎重選擇,選擇了就要一無反顧的堅持下來!

第二個問題:什麼素質的人更適合軟件開發?

心理學上把人的氣質類型劃分為四種:

1、膽汁質:能堅持長時間的工作而不知疲勞,顯得精力旺盛,行為外向,直爽熱情,情緒的興奮性高,但脾氣暴躁。

2、多血質:為人活潑好動,敏捷,善於交往,但卻難以全神貫注,缺乏耐心。

3、黏液質:做事有條不紊,認認真真,但卻缺乏激情。

4、抑鬱質:非常敏銳,機智,愛獨處,不愛交往,做事認真仔細,但容易多疑多慮。

大多數人的氣質類型都是混合型的,但是需要了解自己更偏向於哪個類型,這樣在選擇職業時,考慮自己氣質類型對工作的適宜性,減少心理負擔,減少工作帶來的煩惱,提高工作的效率。

不難看出根據上面氣質類型的分析,偏向多血質類型的人,適合從事環境多變,要求作出快速反應,交往繁多的工作,難以從事單調、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所以軟件開發這個行業不太適合偏向多血質類型的人

溫馨提示:凡是邏輯思維能力強,能夠把一件事情條理化,規範化的人,並且善於學習,抗壓能力強的人是比較適合軟件開發這個行業的。

第三個問題:歲數大了就不能繼續軟件開發了嗎?

軟件雖然在技術上日新月異,但它最基本的原則是一樣的,如果你有很好的基礎,學習新東西時比較起那些初學者是有很大優勢的,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是不會輸給年輕人的。

另外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

人的智力有兩種基本形式: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它們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如下圖:

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

液態智力是指加工處理信息和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的能力,它是隨著神經系統的發展、成熟而發展變化的,如知覺速度、機械記憶等。

晶態智力是通過掌握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智力,如詞彙概念、言語理解、常識等以記憶儲存的信息為基礎的能力。

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樣的人適合軟件開發?

這兩種智力的發展變化趨勢,在青年期,都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在大概30歲以後,液態智力開始下降,出現衰退的趨勢,而晶體智力的發展一直保持相對的穩定,並隨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在中老年期仍成一定的上升趨勢。

所以不難看出,歲數大了體力上雖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加班加點了,但是對於軟件開發人員來說,豐富的編程經歷是非常有價值的,不會因為年齡變大而能力減弱,相反,經驗會是越來越多的

溫馨提示:軟件開發不是隻屬於年輕人的職業。

版權歸博主所有:http://yanln.iteye.com/blog/23038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