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挑釁"

二胎政策開放已經幾年了,二胎家庭不再是個別家庭了,很多父母期待兒女雙全,就算只能是兩個兒子或者兩個女兒,也不影響父母夢想著大寶二寶左右承歡膝下。

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

爸爸拿著報紙坐在搖椅上,媽媽坐在沙發上手中編織著毛衣,看著電視,大寶與小寶圍著茶几上的葡萄,你一粒我一粒,小寶蹦蹦跳跳地往爸爸嘴裡送一粒,又往媽媽嘴裡送一粒。多美好的畫面阿,閉著眼睛夢想一下,葡萄真甜。

為什麼說閉著眼睛來夢想,因為爭開眼睛時畫風可能就變了。

電視仍然開著,爸爸沒拿報紙,拿著的是手機刷著屏,大寶自己關在房間裡,小寶坐在玩具堆裡跟玩具對著話,媽媽洗好葡萄說大家過來吃葡萄,大寶出來拿起葡萄,碰到了小寶剛洗過的手,弄溼了他,生氣的丟下一句:不吃了。然後門大大的“砰”一聲又關起來了,小寶嘟著嘴:我又惹他生氣啦?

夢想的美好與現實的失望,這落差可以說是“殘酷”的,大寶小寶相親相愛應該是當父母最大的願望。

父母不論是為了什麼目的決定生二寶,都請不要與大寶來場所謂的"商量"。

有不小的父母生二胎的動機口頭上總是說:是為了給大寶多個伴,在父母老了時候,有兄弟倆或者姐妹倆互相扶持幫襯,我們走了也安心了。

孩子們有個伴一齊成長,多好阿,長大了,父母生病了,還能有一個排班喘氣的時間。多好的想法,多好的希望。

插一個跟兄弟姐妹無關的網上段子,降一降父母們火熱熱的心膛。

"為你操辦完結婚的事,孫子也有了,你們一家三口,已經不包括我與你爸在內了。

我們慢慢的習慣這樣的日子,在閒來時,翻翻相冊,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

長大後的兒女建立了他們自己新的一家人,畫風裡已經不含父母了。

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

兒女長大,成家立業,"成家"就是指組成新的家庭。兄弟姐妹都會成自己的新家,扶持幫襯是有的,只是與父母本意夢想的距離那就可近可遠了。

父母說自己很民主,提出民主,可是往往做不到民主,所以有些民主倒成了“挑釁“。

有些父母為了顯示民主,或者說為了做通大寶的思想,在決定生二胎時,去問大寶是否同意。難道大寶說不同意,你們就真的不生了,還是會責罵大寶自私狹窄,不懂父母用心,不通人情。你們可能以為這是給大寶提前打一個預防針,將來有矛盾時,大寶會生氣追問為什麼決定生二寶時沒有問過我?我覺得父母可以這樣說:大寶二寶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寶貝,你呢,勤快一點,先來了,弟弟(妹妹)呢,懶惰了點,現在才來。如果他不聽話,我們就一齊教訓他,如果他乖乖的,我們就一齊痛他。

讓大寶明白,新成員二寶跟他一樣是父母的寶貝,而不是因為他的同意父母才生他出來,更不是為了陪伴大寶才生下來的陪襯品。大寶如果帶著高高在上的思想:"如果不是我同意,你連出生的機會都沒有",那就是一個最大的悲哀。

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

父母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需要自己端正思想,大寶二寶都是一個獨立體。

二寶來了,大寶已經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父母就會把心思多花在二寶上,原本在家”獨霸天下“的他升級為大寶, 大寶覺得被冷落而不開心。這是大家的通病,難治。

這個通病沒有好好預防和治療,隨著二寶慢慢長大,如果父母再給大寶傷口加鹽:你當老大的,怎麼不讓著小的。不理是誰先錯,你當老大就要先捱罵,老大做個好榜樣,小的自然就跟著學好。這些話無疑是在給大寶插刀,會傷上加傷。

"管好大的就能帶好小的"這句在很多父母心中是古代聖言之說。老祖宗傳下來的是前人的智慧,然而我們需要加入時代去理解,以前兄弟姐妹多,大家相隔年齡也不大,父母忙,小孩之間,大的帶小的就走過來了。從國家提倡一個小孩時,就開始有了一個小的,六個大的圍著,到了開放政策,大寶在二寶來之前也曾經在家當過或小或長的幾年"小皇帝",時代已經變化了。想起老祖宗的另外一句經典:不能一本經書讀到老。

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

90後以及00後的大寶們對於父母的"老大的帶頭作用"普遍很反感,甚至會說出:你們這樣講話,就是挑撥我們,離間了我對他的感情,讓我去恨他。

這一句話對父母來說是"震驚",時代確實在變,新時代的小孩們思想也在變,他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體,我不應該為誰也活,他可以學我,但是,我做的,決對不是因為要做給你看,做給你學而這樣做的,所以,請不要把他做的,算到我身上。老二也會不同意,幹嘛一定要我學他,我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有很多時候父母自認為的道理,其實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有時候還會變成了他們的“挑釁”。

二胎家庭,父母請不要讓認為的“道理”成了大寶二寶的

祝福大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今天篇幅有點長,下一篇我們再一齊討論如何協調這大小二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