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通過對違紀案件的研究分析,總的感覺,各單位上下在抓廉政建設上抓得還比較緊,抓得也比較實,但從"高、嚴、細"的標準來看,也不是盡善盡美,離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我認為要堵住以下"五個漏洞"。


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治病

一、對廉政風險的形勢認識不到位,還沒有真正做到把廉政風險防控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從目前看,廉政建設形勢還不是風平浪靜,某些領域和關鍵環節也不是鐵板一塊,有的領導幹部和有的單位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廉政建設的緊迫性和長期性。

總認為本單位、本人不發生問題,他人身上發生的問題與自己關係不大,對一些不正之風、不良傾向,採取了容忍默認、聽之任之的態度;

總認為廉政建設與業務相比是個軟任務、虛工作,業績不明顯,因而存在抓得不夠緊和淡化、弱化的問題,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方法單一,內容單調,該抓的還沒有抓到位,該管的還沒有管起來,該擔的責任還沒有擔起來。

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違紀問題有可能就會發生。現在還有沒有亦官亦商、靠山吃山、倚樹吃樹、"前臺"玩權、"後臺"賺錢的現象?

有沒有"騎著公馬放著私駱駝"、身在崗位心在外的現象?

還有沒有插手工程、優親厚友的現象?

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刻反思、舉一反三、以案為鑑,真正把廉政建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救人

二、對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責任的履行不到位,還沒有完全把廉政風險各項工作抓到底、抓到位、抓到家

說一千道一萬,落實責任是關鍵。

雖然各級都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了安排部署,逐級也簽訂了責任狀,但落實的到底如何,我想這真要提出一個問號。

抓廉政建設,說到底是個責任問題,要想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關鍵還得牽牢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 堅持抓主業、擔主責、唱主角,確保主體責任鏈條一個也不能落、一環也不能松。

從落實責任上看,有沒有做到從自身出發查找問題;有沒有隻喊口號不動手的問題;有沒有不想得罪人、不敢動真格的問題;有沒有當老好人、見怪不怪的問題;有沒有在負責上"鬆手"、在盡責上"甩手"、在擔責上"縮手"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嚴肅對待。


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要管

三、對幹部職工的教育管理不到位,還沒有完全做到真抓真管、常抓常管、嚴抓嚴管

在幹部職工教育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寬鬆軟的問題,因此發生的問題也不少。

有的領導幹部對本單位的人員底數掌握不清、思想狀況掌握不準、單位情況摸的不透,還存在若明若暗的問題。

現在黨員幹部職工中有沒有打麻將的問題;上班時間有沒有遲到早退現象;有沒有工作日違規飲酒的問題;有沒有涉足不健康場所的問題。

所屬人員交往圈、生活圈乾淨不乾淨,家庭情況如何,八小時以外他在幹什麼、想什麼、做什麼瞭解了多少?

有的假裝抓、假裝管,還存在底氣不足不敢管、熟視無睹不想管、畏難怕事不願管、能力不足不會管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用心解決,不出問題是偶然的,出現問題那是必然的。


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要抓

四、對紀律規矩的執行落實不到位,還沒有完全做到不觸底線、不碰紅線、不踩高壓線

上級和本級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但在實施中打了折,在執行中縮了水,有的制度形同虛設,滿足於把制度措施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對上級的制度要求,在執行落實中有意遞減,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能拖則拖、能變則變。

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當"傳聲筒"、做"倒腳員"、打"擦邊球"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要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只有把制度的籬笆扎的越來越緊,落實的力度持續加大,紀律規矩意識才能不斷增強,才能做到不觸底線、不碰紅線、不踩高壓線。

對作風紀律重視不夠、抓得不緊,對幹部職工管理"寬鬆軟",個別幹部職工精神狀態不佳、紀律意識淡薄的問題。 要堅決扛起責任,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切莫讓小錯誤演變成大問題。

要切實加強幹部職工的教育監督管理,現在的管理不能只盯著8小時以內,還要拓展到8小時以外,要多瞭解掌握幹部職工的思想、家庭、生活狀況和交友情況,與幹部職工多溝通交流,念好"緊箍咒"、常讀"紀律經"。


堵住廉政風險的“五個漏洞”

認真梳理

五、對廉政風險點的梳理不到位,還沒有完全把點位找準、把措施定實、把風險排除。

梳理廉政風險點,是為了把防範的關口前移,把存在的漏洞堵死,把權力的任性管住。

單位和個人要對廉政風險點進行梳理,要把點位找準、把措施定實,不能認為不是管權管錢管物的重要崗位,只要把自己管好了,就不會發生大的問題。

要充分認識到,小洞不堵、大洞受苦的危害。

堤潰蟻孔、氣洩針芒。只有把風險點找準、找對、找全,才能做到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