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5G時代的青樓與閱讀

如果這篇文章你僅記住一句,我希望是這句:

5G時代的典型隱喻,

將是人類觸覺得到了更大的延伸。


1.

一部人類發展史,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人體延伸的歷史。

挖掘機,是手的延伸;

高鐵和飛機,是腳的延伸;

放大鏡和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

電話和聽診器,是耳朵的延伸;

書本,是記憶和口的延伸

青樓是什麼的延伸呢?(留言區見)

......

5G技術的典型特徵,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

高帶寬

——1秒下載1部電影;

低時延——1毫秒。什麼概念?當我們的手指被針刺中時,大約100毫秒疼痛感才會傳達到大腦。

尼爾·波茲曼曾說“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議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種隱喻。”

5G技術的典型應用,大家也經常聽說:IOT物聯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遠程醫療、VR虛擬現實、AR增強顯示......

信息傳播的方式和載體一直在變,不變的是什麼呢?

  • 更快捷地捕捉信息不變。
  • 更低成本的追求不變。
  • 與人和物更逼近的衝動不變。
  • 延伸自己的衝動也不會變。


因為5G低時延所帶來的應用場景,與其說是人手的進一步延伸,不如說帶來了人類觸覺的延伸。兩者之間有質的差別。

觸覺意味什麼?是那些更細微的體驗。擼貓,擁抱,撫摸、握手,即時反饋與互動…...

以遠程醫療為例,手術刀在人體內的“雕刻”遠遠不是一種機械臂的延伸所能及,而是低時延帶來的極快反饋才能夠滿足。VR可以近似理解為"視頻+觸覺”,所以VR中的典型工具是一幅“手柄”,雖然目前的VR手柄離“觸摸感”還遠遠不夠。


娛樂至死?5G時代的青樓與閱讀


2.

青樓,可能與部分人的理解不一樣,與其說它是性服務業,不如說它是社交、文化和娛樂雜糅的綜合業態。

“青樓中的妓女,一般是藝妓,賣藝不賣身,當然也有兩種服務都提供的。但無論如何,吟詩誦詞、彈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節目。她們中間不乏才華洋溢的人民詩人、說唱文藝家和戲曲表演藝術家,如薛濤、陳圓圓,柳如是,董小宛……青樓中的頭牌姑娘並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一般說來,她們是不會隨意見客的。即使有客人有幸見到了她們,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每一次技術變遷都會影響泛娛樂體驗和內容創作形態的變遷,從而真正顛覆這一與用戶最為貼近的行業。1G實現了語音的溝通,2G開啟了文字的表達,3G讓圖片傳輸成為可能,4G點燃了視頻的熱情,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互動影視或將被催熟。”——從1G到5G:技術攪動下的娛樂躍進史(王舷歌)

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的全面爆發給遊戲、娛樂、旅行、社交等帶來的改變是不可想象的。5G可能會讓我們進入更加五彩繽紛的娛樂天地,同時,我們也很可能深陷其中——十年一覺揚州夢。

現任微軟CEO納德拉在《刷新》一書中描述他的經歷:

“那是我第一次戴上HoloLens,這是一款小型頭戴式電腦,所有元件都包含在機身內部。突然,HoloLens把我傳送到2.5億英里外的火星表面——當然是通過虛擬方式。通過HoloLens,我可以看到我穿著兩隻便鞋在佈滿塵土的火星平原上行走,簡直跟真的一模一樣。旁邊是“好奇號”前往莫瑞孤峰群時途經的金伯利區,那裡有不少岩石。”

——這種新的計算體驗必須支持三種交互:能夠輸入模擬數據,能夠輸出數字數據,還要具備感知或觸摸數據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觸覺反饋。

歷史上的一個絕好對比是電視的興起,電視對社會的改造是全方位的。新媒介往往讓人更自由,卻也陷入某種“不自由的境地”。比如,移動互聯網讓人時刻在線,沒有了下班的概念。電視扼殺了時間,提高了肥胖率。

一本深刻反思媒介與電視時代的書:



娛樂至死?5G時代的青樓與閱讀



當我們慨嘆地鐵裡、飯桌上人人都在刷抖音,玩遊戲、看直播、發消息,而無人抬頭時,這還不是最瘋狂的娛樂時代,因為TA下一秒還可以抬頭看你。5G,或者之後的時代,大家可能是戴幅“眼鏡”,“神遊青樓,而多日不回”,那裡可能有《西部世界》的殺戮、可能有《頭號玩家》的飆車,還可能有《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平康坊。

3.

從貝殼到竹簡,從紙張到屏幕,自文字發明以來,承載閱讀的介質一直在變,但是閱讀的本質並沒有變化。那麼,閱讀的本質是什麼呢?是習得或共鳴?

閱讀介質的變化,帶來的是更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改變。便於存檔的竹簡使登記造冊和規模化的社會管理成為可能;逐漸便宜的紙張,特別是印刷術的發明,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成本和知識階層的門檻,從而使豪門貴族社會進化到科層制社會,然後一直到知識工作者時代和公眾社會;電臺創造集權國家;電視製造娛樂至死。我們正在經歷的互聯網時代,使信息發佈和傳輸的成本降低到幾乎為零,同時卻也讓我們重新部落化。

5G會給閱讀帶來什麼直接影響?已經海量存在的圖書並不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帶寬,缺少的不少書本、知識和信息,而是時間。大眾的未來時間,更可能會分配到哪裡?沉浸式的娛樂體驗。

嚴肅閱讀是否就沒有機會了?

“書面文字把語言凝固下來,是作者深思熟慮、反覆修改的結果,甚至還經過了專家和編輯的檢查。書面文字使思想能夠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續而嚴格的審查,這樣的文字更加便於核對或辯駁,並且具有客觀的特徵”

加夫里爾·薩洛蒙曾經說過:“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認,看文字卻需要能理解。”他這樣說的意思是,照片把世界表現為一個物體,而語言則把世界表現為一個概念。視頻和虛擬遊戲,雖不至於消滅“概念”,但是在弱化“概念”。

閱讀的空間被壓縮,但學習的空間並不一定。

5G在全沉浸式體驗上的突破性進展,會使慕課、虛擬課堂、直播從一屏之隔的視頻,到融入式的參與。VR技術帶來的情景式代入、互動式交流、沉浸式探究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直觀。知識傳播源向頭部集中不可避免。融入式對嚴肅閱讀可能並不會有多大場景,不變的是自我思考和自我空間。

這種機會,是否會第一次把我們帶回到爐火邊、大樹下、講壇旁?去聆聽大師的教誨,感受現場的氛圍,觸摸身邊橡木書架的溫度。

4.

人性不變,新的行為變化僅僅是人性在新環境和新工具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印刷媒體、電報和無線電的歷史卻告訴我們,類似的新發明剛剛出現時,看起來都會成為自由最永恆的朋友,比如,現在所有的新創造似乎也將開啟一個新時代,然而這些讓人愛不釋手的新玩意兒,即便起初幾乎充滿了魔力,但也有可能突然變成一把雙刃劍。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它們或許會成為自由的敵人。”

5G來了,我們只能擁抱它。一邊享用它帶來的新福祉,一邊警惕它的新腳鐐,這和其他新技術一樣。

就像電視來的時候,我們不能砸了它,而是清楚遙控器掌握在誰的手中。《娛樂至死》這本書,也不是讓我們去砸電視,而是反思媒介工具的硬幣另一面。這種反思是不會過時的,所以,5G來臨前,這本書值得重新翻一翻。



本期薦書:

《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


穿 鑿 成 見 破 壁 知 己

歡 迎 關 注 鑿 壁 讀 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