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1.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

不退”是一個高頻詞,而且很容易喚起觀眾的“同進退般”的共鳴和血脈噴張的衝擊。

張小敬眼看很多兄弟因為自己查案而喪命,遂心灰意冷往城門方向而去,決定離開長安。姚汝能奪取望樓,用密碼和鼓聲向張小敬發出“不退”的信號和雞血。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後來發現他竟然是右相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樁“三女”時,我不禁疑惑,他怎麼可以這麼分裂!?作為名相姚崇的後人,他既有求仕途進步、光耀先祖的包袱,又有怕給祖宗丟人、不屑與宵小為伍的矛盾。

在這種矛盾之下,他一邊“背叛”,一邊“不退”的分裂似乎也可以理解了。正是那些很多次掙扎過的退讓,讓他有時會在底線的邊緣爆發,為自己認為的正確不退一次。

2.

1944年8月,納粹德國節節敗退,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此時,希特勒給巴黎最高統帥 馮·肖爾鐵茨 將軍下了一道命令:炸燬巴黎

“肖爾鐵茨出身于軍人世家,畢業於紀律嚴明的薩克森軍官學校。他性格刻板、冷酷,一向以無條件服從命令、堅決完成而任務聞名。肖爾鐵茨最顯赫的“戰績”就是在1940年用火炮摧毀了荷蘭鹿特丹市中心,當場炸死718人、炸傷78000餘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當時有人問他這樣做是否不妥,他自信地回答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因此,希特勒派肖爾鐵茨來執行燒燬巴黎的任務,就是想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一面是巴黎郊區火速趕來的盟軍部隊,一面是軍國的命令;一面是美麗的巴黎,一面是手中的引線。燒燬還是留存?退還是“不退”?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德軍版的龍波,選擇了“退”。在他做出這個選擇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徘徊呢?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非常精彩的一本《巴黎十二時辰》圖片來自:亞馬遜


3.

安西鐵軍第八團的兄弟們在烽遂堡以僅剩的十三人抗擊敵軍三千人時,之前哭著鬧著太餓要撤退的丁老三帶頭狂喊“不退!”和“九死無悔”。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上司援兵不救的真相已經得到了驗證,他們已經被國家拋棄的現實令人絕望。聞隊像好萊塢大片裡的將軍一樣,坐著發表了戰鬥動員:“有了我們在邊境禦敵,就免了長安的人,免了我們老家的人在家門口禦敵。退還是守,大家自便。”

丁老三從“退”到“不退”這之間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是大唐一兵的尊嚴又掩蓋了絕望和飢餓嗎?還是身邊兄弟的情緒感染了他?

4.

北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在教科書中備受吹捧有木有!)。

著名的“青苗法”——在青黃不接之時,由官府給農民提供貸款並收息。那些許諾天堂的人,最後建造的只是地獄。變法成為了強制收息,成為了打擊異己的工具。“王安石在熱衷於自己那套社會改革新法之下,自然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自然會將倡異議之人不惜全予罷黜,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主張,永遠是為害甚大的。因為在一項主張成為不可侵犯之時,要實現此一目的的手段,便難免於殘忍,乃是不可避免之事。

“他不能接受忠言,他不願承認自己犯錯。朋友對王安石的反對,只增強了他貫徹他那政策的決心。有人告訴我們,說個性堅強是一種重要的美德,但是卻需要予以精確的說明:就是說堅強的個性是用去做什麼事。王安石很可能還記得學生時代曾聽見一個平常的格言,說“決心”為成功的秘訣,自己卻把固執當作那種美德。”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蘇東坡的退與王安石的不退圖片來自:微信讀書


王安石不退,他堅持認為自己的變法是正確的,選擇性忽視民不聊生,不僅在殘酷的事實面前不退,在所有的朋友都離他而去時也不退。支撐這種自負的什麼?

5.

小人元載在花萼樓圍攻張小敬時,揮舞著小拳頭向士兵鼓吹“不退、不退、不退”,等大家往前衝的時候,他自己卻在後面悄悄溜了。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在這裡,小人鼓吹不退時,正是他本人想要退卻之時。元載們在退或不退時,其實是最自由的,因為他們沒有糾結和道德困境,標準極其單一,那就是自己的利益如何最大化。

元載曾說:“我是今天整個長安做對了所有選擇的人。”

6.

還有一個人,“不退”的典型代表——喬幫主。

威克斯(生產iPhone玻璃面的康寧公司CEO)回答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我們的工廠現在都不生產這種玻璃。”

“別害怕。”喬布斯回答。這讓威克斯目瞪口呆,他雖然是個幽默自信的人,但還不習慣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他努力向喬布斯解釋,不切實際的信心並不能克服這一工程難題,但是喬布斯一再拒絕接受他的說法。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威克斯說:“行的,你們能做到,動動腦子,你們能做到的。”

威克斯回憶這件事的時候,搖了搖頭,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我們在6個月內做到了,”他說,“我們生產出了從未製造過的玻璃。”

——《喬布斯傳》


長安十二時辰|6個“不退”的故事切片

一本喬幫主的不退史圖片來自:微信讀書


喬布斯的不退,是一種自信還是性格使然?

產品設計的不退,讓他打造出了完美的產品。同樣的“不退”放在人際關係上,他在23歲那年拋棄了自己的女兒,就像他的親生父母在他們23歲年拋棄了自己。

7.

退與不退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堅持自己認為對的,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就是不退嗎?難點在於,何謂正確?是由自己以往的經驗判定,還是可以根據周圍新的環境來進化原則?

有時候不退是勇敢,另一些時候退是另一種勇敢,這之間的界線又在哪裡?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到底何時不退?

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更缺少的是一種不退的態度。我們已經被周圍的人、物事、噪音淹沒了自己,我們已經放棄了太多本該堅持的自己。若是退卻太多,又何以為己呢?我們太缺少為自己的信念而戰,卻往往都是淺嘗輒止。我們喪失了原則,時間久了,也無所謂何為正確,需要堅持;何為錯誤,需要放棄。

我們不是手握重拳的大人物,我們的不退其實影響不了太多人,而只是強化自己。

待我們找回了自己,也別忘記帶著那把分辨值得不退之事的“放大鏡”。


你所理解的那些不退

不妨留言分享


穿 鑿 成 見 破 壁 知 己

歡 迎 關 注 鑿 壁 讀 書

(備註:本文也同步發於個人公號 鑿壁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