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三辭

由季羨林"三辭"想到的云云

唐河 袁丁


季羨林先生在新書中提出"三辭'---辭"國學大師",辭"學術泰斗',辭'國寶'.此言一出,學界震動.我,一介草民,也頗有同感.

時下,"大師"\"先進"等各種稱號\\帽子漫天飛.如果是商業炒作,倒也無可厚非.如果是領導諭旨\\行政手段賜封,這還有情可原.但人在單位,辛苦一年,到了年終,評選先進,人人都想得到.如果先進真正評到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無聞之輩,尚無話說.如果評到為世圓滑之人,不務正業之人,我也象大師一樣,云云且云云矣.

年終"評先",重點在"先","先進工作者'是對人一年來工作的肯定.關鍵在"評',主要表現在德能勤績上,上級的經是好的,和尚在唸時,是否嘴歪了,這就很難說了.沒有具體的標準去衡量它.怎麼評,位高權重者,人緣極佳,這些人是不能評掉的.出事圓滑的,人緣也不錯,這些人是評不掉的.幹出成績的,不嚴而威,是照顧對象,這些人是應該評上的.除下的默默無聞之輩,決沒有人心痛,評不上活該.還有工作落後\\不工作只添亂之人,人人敬而遠之,評不上也罷.

現在要說的是,位高權重者,如果一辭"先進',絕不會因此大權旁落,反而留下美名流傳.處世老道圓滑者,如果二辭"先進',絕不會名譽受損.幹出成績者,如果三辭"先進',也不會動搖自己的地位.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他們得到先進易如反掌,毫無爭議,群眾也會習慣成自然,每每就把票投給他們了.

筆者不平的是,如果留下1%的名額,讓給那些默默無聞、兢兢業業,但沒有什麼建樹的人,也許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高度音符.

......

季先生在"三辭'的背後,是對自由自在身的渴望,作為99%以上的凡人,誰如果不在乎榮譽\\地位\\權利\\金錢,那是瞎話.得到者且品德高尚者,才有勇氣三辭.為後人留下佳話.在我們身旁,即使沒有三辭\\二辭\\一辭的,虛心接受,表露謙讓之心,也是一種美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